自热米饭竟然是用“假大米”?这类人群切记要少吃!

读特融媒体记者 孔盼成
2024-01-31 14: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报道称,自热米饭里用的“米”叫做:重组米,或叫做复合大米、再制大米。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科技与狠活”?

近年,自热锅、自热米饭,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是在一些吃饭、外卖不方便的情况下,吃上一锅自热米饭也是香喷喷。

不过,据健康时报报道,网上一直有流言说,自热米饭里的大米并非“真大米”。记者观察发现,自热米饭内的“大米”颗粒晶莹剔透和家里吃的大米,在外观和制熟速度上均有很大区别。报道称,自热米饭里用的“米”叫做:重组米,或叫做复合大米、再制大米。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科技与狠活”?

大米“真假”细问才知

读特融媒体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中以关键词“自热米饭”进行检索,发现时下畅销的诸多自热速食品牌均有提供自热米饭商品售卖。通过其商品宣传信息可以发现,一些品牌明确标示了自家产品中所用米饭为“大米”,有的还标明了产地和类型,其中不少都自称为“东北长粒大米”。

部分商家自热米饭的宣传页面。

随后记者就自热米饭中的用米类别与商家进行沟通,对于是否用的是真大米,一些商家自称是用的粳米,而一些商家则是明确告知了米饭并不是原大米,而是经过高温熟化工艺的米饭。当记者详细问及工艺细节时,商家介绍道,“是先将大米煮熟烘干磨成粉或打成米浆,然后再塑形成大米的样子。”

对于采用此类工艺的原因,有商家解释道,“天然的大米是无法通过发热包将米饭煮熟的,这个是重组米,且自热米饭里面有加热包,无法空运。”

此外,部分商家表示磨碎再塑形的过程中确有添加了其他成分。

部分商家的介绍。

综合来看,多数商家会在商品宣传信息中标示自身自热米饭所用大米的产地和类别,但是有关大米的制作工艺细节和是否为重组大米等信息并不会予以明示,只有当消费者问及时才会告知。

2023年11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文介绍,不同于普通生米,自热米饭已被加工成熟米,因此加热后熟得更快。重组米通过对普通大米进行粉碎、挤压、蒸煮、熟化、冷却、造粒成形等步骤制作而成,因此用开水泡发即可快速复原变“熟”,方便快速食用。

这种经过机器重塑成大米形状的人造米,不属于真正的大米。吃过自热米饭的人都有体验,重组米的口感较黏,米香味较淡,也缺乏嚼劲。

真大米对比重组米,淀粉结构已经被破坏。

重组米安全吗?

当记者问及这类重组大米是否能够安全食用,口感味道是否受影响时,商家表示,所用米饭符合国家食品标准并且可以放心食用。至于味道口感是否与真正大米有所出入,有的商家对此表示并无不同,有的则表示口感会偏硬。

相较于真大米,重组米原料成分往往会写着:大米、食用玉米淀粉、魔芋精粉、水、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磷酸二氢钙等。

浙江大学营养学教授沈立荣2022年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表示,糖尿病患者以及血脂异常患者,尽量少摄入含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食物。“这类物质会使患者体内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有一定升高患者血脂,血糖的作用。”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顾中一在其公号刊文中介绍,再制米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浸泡、高温,会损失一部分维生素,比如 B 族维生素。但是在由糙米碾压得到精制白米的过程中,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本就大量损失了。由精制米到再制米的过程中损失的这部分营养,其实也不至于让再制米跟精白米产生本质上的差别。

不过,自热米饭的升糖指数更高。顾中一介绍,有研究检测数据发现:同款天然大米的GI值是89.5 ,再制米的GI是95.4。研究人员推测是挤压过程导致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裂,导致降解和部分糊化,增加了淀粉对消化酶的敏感性。如果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可能就要注意了。

吃重组米需要注意什么?

1. 最好别长期吃,偶尔吃无碍

我们可以把自热米饭看作一种类似于方便面的快餐,但是不可以长时间食用,更不可以把它当作日常用餐,毕竟它的营养成分还是有所欠缺的,部分特定人群也不能长时间食用

2. 需要控制血糖人群尽量少吃

有实验发现,自热米饭的升糖指数更高一些,所以对于需要控制血糖人群尽量少吃。

3. 搭配其他食物保证营养全面

虽然重组米在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营养,不过在整体安全和营养上和正常大米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建议食用时搭配其他的蔬菜、肉类,保证营养全面。

4. 尽量选大品牌保证食品安全

自热米饭中使用的重组米,目前还没有国标。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时尽量选择大品牌,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保证食品安全

(部分资料来源:健康时报、钱江晚报)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孔盼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