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两台“造楼机”齐助力 “未来家园”按下“快进键”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覃楚涵 文/图
01-31 08: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华富村东、西区旧住宅区改造项目同时运用两款“造楼机“参与智能建造

春节临近,深圳很多建筑施工人员仍坚守岗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当前正值工程建设黄金期,位于福田中心区的深圳华富村东、西区旧住宅区改造项目现场,5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其中一栋超高层超级塔楼核心筒施工已至27层,突破了百米大关。这个被誉为“未来家园”新地标项目建设正拉满“进度条”,按下“快进键”。

项目效果图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同时运用两款“造楼机”的工程,其中“住宅造楼机”应用于C栋人才房项目,“空中造楼机”应用于超级塔楼项目。同时,还应用了多项最前沿的智能建造技术,打造深圳高质量智能建造示范工程。

1月30日,记者现场看到,在超塔和C栋人才房最高点半空中,用蓝色护板围起来的部分,就是“造楼机”,此刻正在开展施工作业。

空中造楼机

“造楼机并非指一台机器或设备,而是一个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在全球首次将大型塔机和安全防护、临时消防、临时堆场等施工设备、设施直接集成于施工平台上,共用支点、同步顶升,犹如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项目技术负责人佘大涛介绍说,这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造楼神器。随着“造楼机”的爬升,各项工艺逐层进行,从下到上形成工厂流水线,逐层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作,让百米高空的建筑施工作业如履平地。

工人正在捆绑钢筋

据悉,“造楼机”可覆盖4层半高度,承载力达数千吨,能抵抗14级飓风,可以实现6天一个结构层施工。对比传统爬模系统施工模式,核心筒施工人员减少50%、工效提高30%,极大地提升了建筑施工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成为代表中国建造最高科技水平的“大国重器”,先后获得近20项国家专利、7项省部级以上科学奖。

此外,该项目还采用了一系列“中国智造”的超高层核心技术集成,包括单塔多笼循环电梯、5G远程控制塔机、磁力缓降逃生装置等,将“硬核”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

5G远程控制塔机驾驶舱

华富村东、西区旧住宅区改造项目是深圳棚改新政实施后由政府主导实施的首个棚改项目,是福田区“三大新引擎”之一环中心公园活力圈的建设核心。项目总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包含一栋高度358.1米的超级塔楼,三栋超150米人才房、一栋173米人才公寓。目前,超级塔楼核心筒施工至27层,英才苑A座施工至32层,B座施工至44层,人才房C栋施工至37层,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家园城市新标杆”。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覃楚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