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西水东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南方+
01-30 14:10

“通水了!”1月30日上午,随着西江水从工程出水口喷涌而出,深圳公明水库大坝上传来一阵欢呼喝彩。历时4年半,7万多名建设者共同建设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位于西江干流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泵站,这里是工程源头取水处。

该工程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调水工程,输水线路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穿越狮子洋,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长113.2公里,总投资约354亿元,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其中,广州5.31亿立方米、东莞3.3亿立方米、深圳8.47亿立方米。

“广东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加快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尽早造福广大人民群众。”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深情记挂民生福祉。

该工程的正式通水,标志着广东实现“西水东济”,彻底改变广州市南沙区及深圳市、东莞市单一供水格局,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工程输水路线图。

看着源源不断的西江水注入水库,深圳公明水库调蓄工程相关负责人肖华感慨万千。1996年,肖华与众多建设者一道,投身东江水源工程建设,经历了深圳特区艰难的“找水”之路。过去,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在东江水的润泽中快速发展。如今,这里迎来了西江水,双水源保障为新一轮腾飞“添水”加力。

传承东深供水时代楷模精神,工程将输水管道布设在地下40—60米处,共穿越4处高铁、8处地铁、12处高速公路、16处江河湖海,沿途建设37座超深垂直工作井,永久征地仅为2600亩,与传统明渠输水方式相比较,节约了近2万亩土地,为大湾区未来发展预留宝贵土地及浅层地下空间。

工程在广州南沙新建的高新沙水库。

面对由此带来的巨大挑战,建设者们携手攻克了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高水压衬砌设计施工、宽扬程变速水泵研发、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等多项世界级难题,为工程建成通水及后续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建设期间,建设者正在地下60米的输水隧洞中进行施工作业。

目前,广东正在加速构建“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即以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干流为“纵”,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东深供水工程为“横”,构建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市、受益人口超7600万人的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工程输水终点站,深圳公明水库。

2023年,广东水利建设投资历史性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且唯一突破千亿元的省份,再创历史新高。一条条跨区域输水渠道穿山越岭,广东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问题,正随着“大手笔”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改善。

“作为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未来广东水网建设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省水利厅规计处处长陈柬说。

(本文图片由南方+记者 石磊 董天健 张令 摄)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