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部署预付式经营领域跨部门随信综合查行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杨德辉 文/图
01-29 17: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为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规范热门预付式行业经营,降低预付消费风险,1月26日上午,光明区召开全区预付式经营跨部门随信综合查部署会议,区教育局、工信局、人资局、卫健局、文体局、公安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以及各街道办事处参加,会议还邀请了区人大代表温松洲、区政协委员胡任重、张红升参会。

随信综合查是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跨部门联合检查模式。本次随信综合查行动针对教育培训、家政、理发及美容、托育等热门预付式领域,采用“信用+风险”双基础的抽取规则确定抽查比例,对高风险及风险的预付式经营主体100%抽取,对关注级、健康级的主体按信用程度以3%-20%的比例进行抽取。会议强调,除法定事项外,各单位要侧重督促推广数字人民币或预付式保险的签约应用,同时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保护条例》,规范企业主体的预付式经营行为。各单位积极建言,围绕随信综合查行动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会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本次随信综合查行动贴合民生热点领域,值得充分肯定,也将积极参与监督。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商家“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付式治理工作,光明区综合施策,从源头规范经营、加大风险预警、加强事中监管等多方面发力。除组织跨部门综合监管外,还着力打造“明信码”强化预付费治理。依托深圳市信用中心的企信惠平台,链接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建立预付式经营商家基础信息、信用状况、投诉情况的“集约展示、透明公示、实时更新、跳转投诉”模式,导入全区1661家预付商家,并实行“一店一码一海报”,使消费者可以提前掌握风险。“明信码”治理模式为全市唯一获评“首批全国智慧监管典型案例”的项目。同时,光明区积极拓展各预付行业数字人民币场景,着力打造“华润N次方”、“蓝鲸世界”等预付无忧示范商圈。目前已推动59家预付式商家试点数字人民币监管,涉及教育培训、文体健身、家政、宠物诊疗等行业。消费者在这些商家使用数字人民币方式进行预付充值,预付资金安全将能得到保障(见光明融媒“预付有风险,消费应理性,这份《指引》一定要牢记!”文章中)。

2024年,光明区将深入研究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重难点,强化在热门民生领域、重点安全领域以及新兴领域中的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杨德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