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的大与文体羽毛球俱乐部照常开展羽毛球活动,当天21:30左右却出现了一场突发状况。据当事人梁宇豪回忆,当时在打比赛正准备交换场地,突然听到隔壁球场有人大声呼喊:“赶紧拨打120!”此刻,他看到一名球友面色发紫、身体僵硬,便立刻放下球拍,和其他球友一起参与到紧急救援中。
关键时刻,梁宇豪十分冷静地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还迅速检查了患病球友,并根据以往在学校所学、工作经验积累的急救知识对球友状况进行了判断,向医生进行了描述。挂断电话,他随即与另一名球友取来球场AED体外自动除颤器,投入施救。他熟练地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上,按照仪器指示操作2-3分钟后,开始进行规律按压,在救护车抵达之前,患病球友逐渐恢复了呼吸、面色也逐渐恢复正常。随后,患病球友被120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梁宇豪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活动
梁宇豪是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他表示,“上学时就学习过,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就四分钟,生死攸关之际,我也没多想,只想尽全力争取宝贵时间,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将球友从生死边缘拉回!”回忆救援过程,梁宇豪仍感到十分激动,因为现场几乎没有时间思考,但这次经历却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以及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梁宇豪回忆说:“在龙岗二职学习期间,我和同学一起参加过WTA国际赛事志愿活动、国际自行车嘉年华赛事志愿活动等公益服务,通过专业课和主题班会学习了一定的急救知识,也正得益于学校的系统教育和各类活动,让我对急救知识有了全方位认识,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作用。”
梁宇豪在校期间担任学生裁判员
获悉梁宇豪成功救人,班主任肖似婷老师感慨地说,在校期间,梁宇豪就曾担任校学生会干部及12级社区2班副班长。记忆中,他热衷于球类运动,会积极协助同学解决问题。他组织排练节目荣获校级第一名的喜悦,仿佛仍历历在目,梁宇豪是一位有担当的家长、热心助人的市民、关爱师长的学生以及秉持校训的校友。
龙岗二职组织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开展“救在你身边”—AED急救培训进校园活动
师生们参与模拟心肺复苏学习
据了解,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2012年,是龙岗区直属、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也是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以来,该校十分重视师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主题班会、活动培训等途径,持续开展应急能力和常见医疗急救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此外,该校还专门成立了教师校园安全护卫队,强化安全管理,预防各类特发、异常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梁宇豪在校期间所就读的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是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该专业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专业价值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社会服务意识的学生。截至2023年,该专业已有31名学生顺利升入韩山师范学院(全日制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早在2021年,该专业就涌现出肖炫、余昊、谭榕婷、岑颖恩、肖子明、石纹凤等众多优秀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服务工作。
记者获悉,患病球友李先生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李先生通过社交平台向施救的好心人表达了感谢:“感谢各位中国好球友和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感谢梁宇豪给予的心肺复苏,把我从鬼门关里拉回来!感恩有你们,让我能多看看这世界,‘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