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宝安|紧抓十大重点,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夯实制造业“基本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01-18 16: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抢抓新型工业化机遇,按照“三化三性一力”要求,把“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模式转换、动能转化、业态转变,不断提升宝安制造的影响力、竞争力。

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坚持把“智转数改”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把绿色低碳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能级和内生动力。

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全力打造一批功能型创新平台。

推动支柱产业持续扩大优势。对已经具备较好行业地位的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巩固优势、提升辐射带动力。

推动主导产业加快成形成势。对具有较好优势、增速较快的激光增材与工业母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向上突围,增强技术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厚植产业根基。

推动潜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潜力大、发展快、有相对优势的低空、空天、新材料等产业,集中资源力量加快“建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造成新的骨干产业集群。

优化完善、用好用足产业政策。注重政策长期性,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注重政策有效性,深入分析政策受众,科学设定政策门槛;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注重政策及时性,全面提升政策兑现便捷度,增强企业获得感,坚定企业在宝安发展信心。

持续加大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始终把空间作为发展的基本承载,打好“整整转更”土地二次开发“组合拳”,拓增量、优存量,实现“只要有好项目,宝安一定有地可落”。

打造湾区人才高地。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优化完善“凤凰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用人导向,营造唯才是举、唯才是用、重才爱才的良好环境。强化“双招双引”联动效应,聚焦“5+1+N”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发布高端紧缺人才需求清单,积极引进有助于产业发展和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高层次人才,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轨并进、协同发力。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高水平运营湾区智汇港等平台,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宝安成为人才的向往地、汇聚地、圆梦地。

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坚持“心诚+行程”,发扬“五个千万”精神,强化市区联动、优化招商机制,全年落地150个以上重点项目,意向投资额超1300亿元。梳理核心产业集群目标招商项目,每个产业集群梳理2家龙头企业、3家关键环节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组织16支招商先锋队,实施“8+5+N”行动,用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诚意、最完备的配套服务引进企业。不遗余力服务好存量企业,厚植产业生态,以商招商、以商聚商;充分发挥基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行业协会、全球招商合作伙伴等社会力量招商。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将服务企业作为党委政府的天职,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大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三个一”企业服务机制,完善“20105N”重点企业服务模式,用好亲清政企服务平台和并联审批制度,拓宽空间、订单、融资等资源要素供需对接渠道,及时高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调处机制,深入推进企业合规全国改革试点、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