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聊 | 一打开APP立刻跳转第三方购物平台,何解?
读特客户端综合
01-16 20:4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1月16日,“APP未经同意跳转广告涉嫌违法”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并引发广泛热议。不堪其扰的网友纷纷吐槽:接了个电话,手机差点给我买台电脑;一到各种购物节,一打开APP满屏广告、眨眼就跳转第三方购物平台……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打开APP,广告立刻占满屏幕;不小心稍稍碰到屏幕,立刻跳转到第三方购物平台;试图关闭、退出,却找不到、点不到按钮;按两三次返回键才能真正退出……

伪装成普通帖子、混入朋友圈的大明星代言广告、视频暂停后无缝衔接广告……愈加频繁且离谱的跳转广告,让人越来越烦。

“商家投机取巧的广告设计,是一种变相的‘强制交易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这一点,之前已有司法判例。2023年2月,因不满多次被迫触发“摇一摇”开屏广告,武汉大学学生张馨月,以某APP侵犯其自主选择权为由,将该APP运营方告上法庭。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侵权行为成立,判决其停止侵权,保证非用户主动触发跳转的情况下,不会进行误导、强迫跳转。

对于APP上无孔不入的弹窗广告、开屏广告,各种监管措施并不少。2020年12月,工信部联合多家企业制定《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细化APP信息窗口触发页面或跳转至第三方应用的相关参数;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明确不得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理论上,“摇一摇”等互动行为应在速度、幅度、持续时间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方可实现。但实践中,许多广告商并未遵循标准。

既然有章可循,为何屡禁不止?

“由于量大面广,执法成本高、取证难,加上用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长期从事广告批评研究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张殿元介绍道。

对于广告投放者来说,跳转广告便宜、效果好。以信息流广告为例,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类广告通常按曝光量收费,一次曝光约0.015元-0.03元不等,最低1万元即可起投。“相比于传统的地铁、电梯广告,这种方式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我们还能在后台根据地域、年龄、性别、喜好等标签进行精准投放。”该业内人士称。

行政监管很难完全覆盖,用户力量也有限。在庞大的平台面前,有意识、有能力维权的个体毕竟是极少数。

虽然能投诉,但和虚假广告不同,大家并不了解这类广告是否违法,加上沟通、取证麻烦,又没真的损失钱,大部分人一般就“忍忍算了”;还有一些人干脆“打不过就加入”,跳转到电商平台后干脆逛一逛、买几样东西再走。

除了个体努力,治理也得跟上

“柿子捡软的捏”,不难看到,对于广告入侵的边界,平台也在试探用户的底线。用户忍让,平台就得寸进尺;吐槽多了,平台一时又收敛几分。

下次再遇到莫名跳转、关不掉的烦人广告时,不妨试试维权。赵精武教授介绍,用户可以拨打12321举报不良和垃圾信息,也可以拨打12315反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认为,治理互联网广告,需要转变思路。“技术发展的速度,新问题涌现的速度,总比规则制定的速度快。如果出现了问题再治理,头疼医头,总是慢一步。”

潘霁教授建议,与其事后治理,不如主动拥抱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把广告做得更好看、更好玩、更有趣、投放更精准,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不造成打扰。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号、央视网)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