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药物警戒院交出2023年“用药安全”优质答卷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钟林 李晓彤 邢惟青
01-04 15: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刚刚过去的“全国安全用药月”深圳地区活动,以“守护社区药安全,携手健康向未来”为主题,以提升公众用药认知水平为目的,依托深圳市药物警戒和风险管理院(以下简称深圳药物警戒院)承接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民生工程项目,营造了良好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等中央媒体对“全国安全用药月”深圳地区活动报道20余次。2023年,深圳药物警戒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为人民用药安全服务的民生实事,交出2023年为人民用药安全服务的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用心布局

2021年起,深圳药物警戒院按照《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实施12项重大民生工程总体方案>和<加快推进12项重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民生工程建设,探索将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的宣传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和居民,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建设过程中,深圳药物警戒院牢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深耕立足服务基层社区人民群众的建设目标。经过三年的科学布局和统筹规划,现已建立覆盖全市社区的药学服务网络,搭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药品安全服务经验,实现社区药品安全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当下,用情践行

一是联合全市药品行业的协会、学会等10家专业机构,通过公开招募、面试遴选、培训考核等措施,组建了一支414人的药师专业队伍,为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提供坚实专业技术支撑。二是组织药师专业队伍深入社区开展2728场线下活动,包含2046场药学科普讲座和682场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折页42万余份、宣传品21万余份。药师服务和线下宣传活动覆盖全市11个辖区、78个街道、682个社区,累计服务居民约10万人次。三是采用“线上互联直播+线下活动输出”的模式,进驻101个校园开展预防青少年药物成瘾及安全用药宣传教育活动,服务形式包括知识讲座、户外宣传互动、药物成瘾咨询等,同时联动进驻的学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宣传活动共计开展103场,累计服务近2万人次。四是携手社区药店、社康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共建101家药学服务基地,通过投放103台自主服务终端机,扎根社区提供服务;药学服务基地覆盖全市10个行政区。五是完成10场公众用药相关科普主题录播活动,制作了40个科普短视频与40篇科普文章。科普短视频在公交、地铁、楼宇电梯间及社区公共活动区域等场所投放了20000余个深圳移动频道终端,投放时长总计600分钟,累计触达20万人次。科普文章通过项目的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进行科普宣传,同时录入药学服务基地的自主服务终端机内,供居民选择浏览。

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全局,用力谋划

该项目在市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康中心、行业协会、学会、药品零售企业等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专业药师、基层党群组织共建共治的良好生态。为了强化安全用药宣传,推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用药安全服务,进一步保障社区居民的用药安全,在公众安全用药服务方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中国“深圳”样板。深圳药物警戒院在做好基础用药安全服务的同时,深入谋划进一步的服务内容。一是聚焦社区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社区居民安全用药意识不强,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等问题,重点围绕社区的老年人、慢性病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用药咨询指导,完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机制,提升居民用药安全服务的能效。二是在项目开展药学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编制标准服务流程,形成《社区药品安全服务》(SZDB/Z 350-2019)和《药师服务点建设规范》(DB4403/T 140-2021)两个地方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社区居民安全用药素养等研究来优化科普宣传路径;同时以进驻社区开展相关活动来实践研究结果,印证研究方向,提高研究可信度和实践可行性,以研究促实践,做到实践与科研相结合。

药品安全涉及到每个居民的生命健康,做好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科普宣传,打通药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必须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支持和参与,通过全社会的共建、共治,最终实现药品安全生态全民共享。

编辑 刘彦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钟林 李晓彤 邢惟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