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与革命老区文艺联动,老民歌唱出新意蕴新气派 深圳作曲家改编三首经典陇东民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12-26 00:38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日前,由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会长姚峰操刀改编的三首经典陇东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完成混声合唱改编,以极具时代感和感召力的艺术风格呈现于世人面前。

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会长姚峰

改编民族音乐瑰宝,力求底蕴原汁原味

陇东民歌是流传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及平凉市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拥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陇东革命根据地时产生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和《军民大生产》等作品,寄托着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唱红了全国,在中国民歌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姚峰介绍,今年10月底,在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甘肃省音协合唱联盟支持下,庆阳市文联邀请他对这三首作品进行混声合唱改编。

姚峰说:“这三首歌是民族音乐的瑰宝,我烂熟于心,很是喜爱;继而紧张,这几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既要保留当时、当地的原汁原味,更要有创新,显然改编难度很大。”怀着这样的创作悸动,姚峰在创作中力求赋予老民歌新气派,同时保留下陇东人民的性格特征和民风民俗,唱出地域原汁原味和百姓心声。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词作者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诗人”孙万福。1943年,孙万福当选为劳动英雄,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目睹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风采,心情无比自豪和激动,于是即兴编词唱出了这首歌曲。在这首曲目的改编中,姚峰以管弦乐作为引子,开篇便营造出气势磅礴之感。而为了保留民族风格,他使用了唢呐这一塑造民歌地域风味的“利器”。音色高亢嘹亮的唢呐有一种天然的感召力,能够营造出向上的精神。“唢呐一吹,精神头就来了!在唢呐的领奏下,全曲被顺利引入犹如‘高楼万丈平地起’的歌曲主体部分。”他说。

《绣金匾》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至全国的陇东民歌,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以及对八路军的深厚情意。在《绣金匾》的改编中,姚峰则选择以琵琶作为主奏乐器,并在歌曲结构和声走向、调性转换、节奏设计等方面为统筹,在中间段落大胆使用了在传统陇东民歌中少见的6/8拍,营造出欢快、愉悦之感,在和声的加持之下,让听者感觉如同看见百姓喜绣金匾的场面:“有些地方甚至感觉到了针和顶针之间摩擦的声音。”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1942年到1943年,音乐家张寒晖在此采风时,以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边区十唱》,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且更名为《军民大生产》。这对于姚峰而言是最难改编的一首曲目。歌曲源自劳动者的打夯号子,固定调子,却无固定歌词,全凭领唱人直抒胸臆。姚峰说,合唱改编讲究起承转合的布局,最忌讳旋律一通到底。姚峰苦思多日,转而以“小歌大唱”的思路,将中国戏曲音乐中特有的表现入手融入歌曲改编,并将陇东特色的小板胡配以小镲、小钹、小锣、小堂鼓等“小打”乐器,与人声交相辉映,并通过一些唱法拟音模仿纺车转动的声音,模仿打击乐的声音,增添了全曲的趣味性和审美意蕴。

业内人士点赞:用满载艺术的歌声唱出新时代的展望与奋进

三首经典陇东民歌混声合唱版发布后,迅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好评。著名作曲家、原空政文工团创作员、一级作曲李昕表示,姚峰把《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歌中的典型乐句变奏、重唱,把陇东庆阳民歌的强大基因巧妙、无痕地嫁接在一起,让传统中国五声音乐在陇东庆阳经典民歌的调式调性中,要旋法有旋法、要个性有个性、要色彩有色彩。

音乐家、文艺活动策划人、撰稿人王未名认为,在陇东这片热土上诞生的这三首歌,其核心都是歌唱毛主席和共产党,而《军民大生产》更是对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给予了艺术的诠释。三首歌曲改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带来了符合当今人们审美和情感的老歌新唱的版本。《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合唱开门见山地用和声铺陈出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用大西北的音乐元素与渐进式的速度变化,用当下人们的情感歌颂着毛主席和他创下的丰功伟绩。他认为,姚峰立足于对民间音乐与西洋音乐的结合,使人们在当今依旧能从歌曲中汲取到精神力量,并反哺现实生活,用满载艺术的歌声唱出新时代的展望与奋进。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左霞认为,三首经典陇东民歌作品被改编为混声合唱,让经典以多种形式广泛传唱,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讴歌新时代革命老区新风貌的一次具体实践。

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传唱,发挥文艺作品感召力

长期以来,每到国家或民族的重要历史节点,深圳总要通过文艺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点,也深深地融于姚峰的主旋律音乐作品创作主线之中。

民歌以其极高审美价值、时代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革命精神等功能,在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合唱艺术在这些年随着中国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迎来了其艺术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姚峰希望,让经典民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唱艺术形式进行传唱,发挥文艺作品的感召力,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伟业。为此,姚峰为自己制定了歌曲创作的“四性”原则,即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群众性,力求“人人都能唱,且都能唱得好”。

姚峰表示,此次创作表达了他对民歌这种民族音乐瑰宝的尊重与珍视,更是一次深圳特区与革命老区之间的文艺联动、民心相通。他表示:“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新表达,这就是我在文艺创作中的努力方向!”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