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以更开放的姿态实现国内外经济运行规则相互衔接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2023-12-21 20: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12月21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实践教授、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眼中,《规划》的出台是恰逢其时,深圳任重道远。

毗邻香港是前海深化改革开放的天然优势,也意味着前海肩负着探索丰富粤港、深港协同发展的时代使命。2010年8月,国务院首次批复实施“前海总规”,拉开前海开发的序幕。13年来,前海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创造了奇迹,在跨境金融、法律、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吸引了不少金融机构在深注册。但让肖耿更有信心的是,前海面积从过去的不到15平方公里扩容到了120多平方公里,让深港合作有了更加充足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规划》的印发,在市场监管、准入原则和互认互通等方面都做出了更加开放的突破,让深港合作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肖耿说。

因深港合作而生,因深港携手而兴。前海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改革试验”是这片热土的基因。前海担负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两大功能,如何深化深港金融融合发展、加快更高水平金融开放,肖耿认为,解放思想、制度创新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前海居住着大量的深港两地居民,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投资者和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有进行跨境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时,两地的科创项目也催生了跨境投资和运作的需求。因此,便捷的跨境服务十分重要。”肖耿表示,“深圳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离不开世界级的企业家、科技人员以及配套产业,这就需要一个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和营商环境。前海拥有完善的硬件条件、广阔的市场,香港拥有开放的市场和国际化的监管,让企业在前海同时享受到深港优势,是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之一,更是建立国内外相互衔接的经济运行规则、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届时实现的便是‘1+1>2’的叠加效应,而非‘2选1’的被动抉择。”

毗邻香港,深圳拥有发展的先天地理条件,尤其是定位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前海,是来自跨境企业的理想之地,落户在这里的企业看重的是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两种不同的环境,科创项目落地所需的丰富产业网络和配套资源,但最迫切的还是资源在深港两地的自由配置。“前海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实验平台。实验,离不开解放思想,克服一些传统观念。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展,前海已经在改革创新上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如何让企业享受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红利,是前海需要考虑的。”肖耿说。

享受红利离不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的外资和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对此,肖耿认为,前海需要一套既能保护在岸金融市场投资者权益,又能保护离岸市场投资者权益的制度,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元素进驻。而建立国内外相互衔接的经济运行规则就是这样一种制度。“从硬件建设上来看的话,前海目前拥有的营商环境在全国领先,但要成为世界领先,还需要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叠加效应。”肖耿表示,“香港经历了上百年的市场检验,其市场机制是我们需要的。接下来,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做到精准的数字化监管,将香港开放的外循环平台引入前海,用最现代的数字金融技术服务实体科创企业,实现国内外相互衔接。”肖耿提出,可以在前海建立同一个机构的“双总部”,扩大“鹏友圈”,把深港在某种程度上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

今年,前海实现了深港跨境政务双向互通,在内地工作生活的香港市民,可以在前海办理300项香港特区政府服务和商业服务。“前海需要更加开放,吸引国际化机构,为国际人才服务,这不仅能帮助香港扩容,也能帮助自己招商引资。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届时,不光是实体企业,医院、学校、零售、娱乐等业态会变得更加多元。”肖耿表示。

肖耿(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