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同道:深圳青年影像节催生精品力作要走向国际化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12-18 09:27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3第16届深圳青年影像节于12月中旬在深圳举办,记者专访了影像节评委、著名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

他认为,深圳青年影像节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其核心是青年,本届影像节整体参赛作品质量稳定,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他希望深圳青年影像节今后办得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青年导演相约深圳、交流合作,催生出更多影视艺术精品力作。

张同道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纪录片制作人。

青年从业者的发动机和加油站

现在国际国内各种电影、电视节展很多,张同道认为,深圳青年影像节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它的核心是青年,它是鼓励、培养青年影像工作者的重要平台,是青年从业者的发动机和加油站。

张同道说,评委会主席李亚威对深圳青年影像节居功至伟,她利用这个平台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支持青年人的创作,保护年轻人的创作激情,拓展影展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这么多年来,李亚威风尘仆仆,拍了许多纪录片艺术精品,仅《中国有个暑立里》就拍了10年,获得11个国内外大奖。从青年影像节你能看到她作为一位功名卓著的电影人对电影、对青年以及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爱。

张同道说,参加影像节的多是年轻的专业工作者,还有青年学生。这样有专业抱负的年轻人需要鼓励,其他专业节展中获奖概率较低,而深圳青年影像节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从这个角度来说,设立这个节展很有意义。这些年来,从深圳青年影像节的参展和获奖作品看,也基本上呈现这个特点,它成了年轻影像工作者展现创作才能的舞台。

影像节作品题材新触角敏锐

张同道说,媒体播出的影片大多比较规整,因为要符合媒体的要求,而深圳青年影像节倾向于鼓励创作者进行多元艺术探索,展现多元艺术风格。参赛作品包括纪录片、故事片,可以开拓新的表达空间、美学空间,年轻从业者从这种探索性的创作入手,在以后专业创作中能够表现出更强大的美学表达力量。

从内容上看,深圳青年影像节题材比较新,触角比较敏锐,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代问题和时代特色在这儿都能得到体现,比如环保问题、心理疾病、大学生情感和精神生活,这里都有体现。

张同道参加深圳青年影像节评审,对一些青年导演的作品有深刻印象,它们能够打破媒体作品的常规样式,从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上带有实验性,这也恰好是年轻人创造性的表现。

他谈解修远和郭宗福。解修远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拍摄纪录片,拍了很多作品,现在已经成长为专业工作者,而且具有国际创作能力。郭宗福也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导演,现在已经在四川电视台承担重任,而他们早期有几部作品都是在深圳青年影像节上获的奖。

本届影像节保持高水准

本届深圳青年影像节的主题是“世界和平”和“保护地球”,张同道认为,参赛作品质量比较稳定,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参赛作品多关注社会问题,层次复杂,内容丰富,包括独居老人、年轻人情感、城市生活,甚至还有一些边缘性的社会问题。美学表达也比较准确,特别是美学符号的使用。

他对深圳青年影像节获奖作品在表现形式、内容和主题上有一种明显的感受,就是这些青年影像工作者并不都是在只说身边的事,说自己的事儿,也能够对社会,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社会场景和人物进行观照。

今年深圳影像节有一部参赛作品《茧》,讲述长沙社会福利院蝴蝶之家关爱儿童的故事。这是一家临终关怀中心,200多位儿童都身患重症,甚至是绝症。这部作品花了将近一年时间,用跟踪纪实的方式来表现这里的护工、老师等怎么关爱临终儿童,怎么对待需要救助的生命。作品拍摄得很细腻,纪实场面非常动人。

关注社会问题很重要

以往各届影像节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比如说在沙漠深处养骆驼的人、植树的人,以及关注少数民族孩子成长的纪录片。

张同道说,作为一名评委,他在评审作品时更看重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作品本身所捕捉的社会现象,所关注的问题和人物,是有价值的,有能量的,或者说是正能量的,但又是平时专业工作者关注相对少的。其次,在艺术表现上有个性,有探索性,能够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两个特征很重要。第三,就是鼓励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谈起对深圳青年影像节的期许,张同道说,事实证明,一些年轻影像创作者,特别是学生从深圳青年影像节获奖之后,创作动力更足,而后逐步成为专业工作者。以往历届已经产生了好几位优秀作者,包括他的学生卢文莹、李梓源也曾在节展上获奖,现在已经进入专业创作队伍,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更多。

深圳青年影像节不仅是年轻人的发动机和加油站,也是中华文化交汇的平台。深圳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每年都有来自香港、澳门的年轻人和内地的青年同行交流,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湾区影视文化的前景。未来的青年影视人,将在深圳这样一个充满创意活力的城市撑开一片梦想的天空。

张同道还希望深圳青年影像节以后办得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优秀青年导演相约深圳、交流合作,催生出更多影视艺术精品力作。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