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宇:与深圳青年影像节每一次碰撞都更闪耀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12-17 11:35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秦秀宇与马臻宇、张静、杜珊珊等几位老师指导该专业学生的19部纪录片参赛,这是该校组织学生第六年参赛,最终山西传媒学院荣获深圳青年影像节纪录片单元集体特别奖,秦秀宇荣获影视教育特别贡献奖。

12月7日,第29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第16届深圳青年影像节闭幕。

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秦秀宇与马臻宇、张静、杜珊珊等几位老师指导该专业学生的19部纪录片参赛,这是该校组织学生第六年参赛,最终山西传媒学院荣获深圳青年影像节纪录片单元集体特别奖,秦秀宇荣获影视教育特别贡献奖。

评委会为秦秀宇(中)颁发纪录片单元影视教育特别贡献奖,以表彰其教育情怀和对影视事业的付出。

深圳青年影像节评委张以庆对记者说:“在今年纪录片作品的评审环节,众多参赛作品中,由山西传媒学院选送的19部作品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不管是从题材的把握、画面的呈现、录音灯光等技术细节,都令人过目难忘,让评委会看到了孩子们的努力,也看到了未来纪录片创作的一群后备力量。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几位教师是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不计回报常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育学生,一方面努力把学生的专业素养基础夯实打牢,另一方面鼓励与推荐他们参加各种大赛,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这和深圳青年影像节的初衷是一致的。”

影像节的荣誉是他们履历中的光辉一笔

谈起深圳青年影像节在各种影像节中有什么样的独特性,秦秀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圳青年影像节以‘青年人拍’和‘拍青年人’为特色,这是它与其他影像节最大的不同,使得它一直都拥有新锐的视角和独特的眼光,也天然拥有了对影视专业学子的关注。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发现生活的精彩,请到深圳来’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年是我们第六年组织学生参赛,看到学生通过参加影像节不断地成长,我们感到很欣慰。”

秦秀宇(中)指导学生剪辑制作

记者了解到,2018年~2022年秦秀宇的学生在影像节上获得过“建党百年”单元评委会特别作品、公益作品单元最佳公益作品、纪录片类最佳社会类作品、纪录片类最佳人文类作品提名、最佳摄影奖提名等奖项。2022年的第15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她所在学校山西传媒学院获得了最佳组织奖。历年获奖学生目前有的在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院校读研,有的在字节跳动、哔哩哔哩、优爱腾、二更等平台就职,还有的学生在央视、各级广电融媒体中心,以及公安、消防、教育、商业等各行各业宣传部门,继续从事传媒工作。

“大家分散在祖国各地,但深圳青年影像节的荣誉都是他们履历中的光辉一笔。” 秦秀宇说。 “深圳青年影像节的获奖有不可忽视的分量,在学生们求职或读研路上是能够让考官眼前一亮的存在,也是鼓励学生在之后征途中持续走下去的动力。”

“每个学生都是留给我人生的一道光彩”

秦秀宇始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只要给予他们足够引导,他们就能创造出让人感叹的作品。所以每年迎新生的时候,她喜欢跟学生说一句话:“你若为璞玉,我必为良工,我们的每一次碰撞,都只为让你更闪耀。”“这次深圳青年影像节为我们颁发的集体荣誉,是我们所有学生共同努力和才华的证明。”秦秀宇说。

秦秀宇一直跟学生强调一个理念,师生需要互相成就。所以历年来他们的获奖作品,基本都是这样互相成就的产物。“我工作十几年,如今有毕业生跟我联系,我还是能第一时间说出学生当年的作品名称,和一些我们修改作品时的难忘场景。毕业生会觉得惊讶,为什么时隔多年,秦老师还能记得这么多细节?”秦秀宇说,“只要有学生愿意为作品改无止境,我就有责任对学生殚精竭虑,学生喜欢我是秒回作业事无巨细的秦妈妈,我也喜欢学生从不放弃追求进步的期待。如果说拍纪录片就像跟着对方走过一段人生旅程,那每一个来过我生命里的学生,都是留给我人生的一道光彩,和Ta共度过的大学时光,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发掘和培养影视新人的摇篮

深圳青年影像节关注到了成长中的新一代青年,而他们正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记者在采访中秦秀宇等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作为展示和推广青年优秀影视作品的窗口,发掘和培养影视新人的摇篮,青年影视创作者交流对话和学习提高的平台,深圳青年影像节虽然立足深圳,但它辐射全国和世界各地,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导演、纪录片人,走向了全国甚至国际。

秦秀宇学生在拍摄工作中

深圳青年影像节创办至今,作品来源非常多元化,既有央视、CNTV、新华社、湖南金鹰纪实等国家级、省级的专业影视传媒机构,也有全国各影视传媒学院学生,还有社会各界专业影视制作机构和创作一线青年影视人。近几年深圳青年影像节与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联合举办,进一步汇聚了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动画学会、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评委会、各大电影厂的专家,深圳青年影像节有非常广泛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业界一线青年和学界一线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在每一届论坛中,都能够让我们有思想的交流和火花的碰撞,是非常难得珍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秦秀宇说。

秦秀宇满怀感激之情说:“深圳青年影像节组委会执行主席、评委会主席李亚威老师在关注到我们持之以恒的创作后,不但与我们探讨交流,还以对待业界媒体的姿态尊重我们的作品。就以纪录片领域而言,我们就拥有6门相关课程,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纪实影像类课程体系,以王红叶、宋献伟二位老师为首,我们协力合作,共同引导学生,全面培养能够与业界需求匹配的创作能力。所以,深圳青年影像节为我们颁发的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懈努力的肯定,是对我们专业在贾月老师带领下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成果的鼓励。”

深圳青年影像节组委会执行主席、评委会主席李亚威表示,今年青年影像节颁发的特别奖项“影视教育特别贡献奖”,设立初衷也正在于致敬所有青年影视人背后的教师:“后继有人是深圳青年影像节的初心,影像节就是要培育和培养影视新人,托起他们的未来。培养青年的过程中,其背后一定有默默无闻的、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人,比如山西传媒学院教师秦秀宇,她这么多年一直在鼓励支持学生参赛,而且参赛的十几部片子不论动效、音乐、画面还是剪接都做得非常好,是能够达到媒体播出水准的作品。很多片子基本都是在她手把手指导、长期精打细磨中制作出来的,能看出来片子背后精工细作的努力。所以我们评委会才颁发这个特别奖项——影视教育特别贡献奖,我们坚信,在老师教育下一定会涌现一批又一批优秀影视创作者。这个奖也是深圳青年影像节的一个宣言,我们和无数像秦秀宇那样的教师一样,都是青年坚实的脊梁,托起青年,成就青年,助力青年登上高峰去实现梦想。 ”

在谈到对青年影像节未来的期望,秦秀宇说,希望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年轻影视人的成长,推动专业创新;鼓励不同地域、背景和风格的作品参与,促进影视行业多元发展;鼓励探索和呈现社会问题、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作品,反映社会的多样性;进一步建立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影视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