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教育终于幸福人生!湾区“父母新知”公益论坛“云端”共话教育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吴梦圆 文/图
2023-12-16 17: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历时15小时,15位教育领袖云集、15个湾区孩子访谈,纵论“始于教育,终于幸福人生”的教育命题。12月16日,一场献给父母成长的马拉松式高浓度思想盛宴——湾区“父母新知”大型教育公益线上论坛于上午8:45拉开帷幕。据悉,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当天夜间11点,截至发稿,总观看量已经超过50万人次。

此次线上公益论坛在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指导下,由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教育分会、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基础教育分会发起;北京大学校友会汇丰商学院分会、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经管学院分会下一代培养委员会、深圳市浙江大学校友会、深圳市复旦大学校友会教育分会、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宾夕法尼亚大学深圳校友会联合举办。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继2022年“湾区教育,虎年开讲”线上论坛之后,该系列活动的第二次年度家庭教育主题线上论坛。活动采取腾讯视频会议与多个视频号同步直播的形式,15位教育、科技、艺术、学术界人士受邀,围绕教育模式、战略规划、亲子阅读等家庭教育理念和成功实践展开分享,带来不同家庭教育专业领域的真知灼见和大量真实案例,让人受益匪浅。

从“跑得快”到“走得远” :关注孩子内在成长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云杉教授作为开场嘉宾,在演讲中揭示了美国社会在新经济和二元劳动市场背景下,教育从维持社会公平的安全阀异化为体制性的“社会阶梯”;并分析了当下国内产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呼吁家长从权威转化为伙伴,不要把孩子活成二手生命;要进行“心、手、脑”三结合的和谐教育,让孩子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培养“脸上有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孩子。

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郝景芳,分享了“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方法论。她呼吁,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用语言的力量赞扬孩子的微小进步,为孩子构建自信心,重视培养孩子的“内在幸福”。

作为本次公益论坛的发起人及组织者之一,北京大学93级计算机系校友、父母基本功俱乐部发起人吴颖“犟爸”,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在《育儿的红线和绿线》主题分享中,反思了18年培育老大的教育经历,指出:当代父母一直处于“应激”模式,但解决问题不等于呵护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育儿的绿线应该是把“问题”看作成长的机会。他建议家长们,应该把“孩子成为幸福的成年人”作为长期培养目标,不断自我学习心理学、脑科学等知识,突破认知、更新信念,在陪伴孩子阅读、运动、旅行中,增进亲子关系、走进孩子内心。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数学音乐体育等多领域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是当下绕不开的教育热门话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名誉主任雷鸣,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教授、前任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教授,都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下一代的教育》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关于“AI如何重塑教育”的思考。

“以前我们教孩子怎么做题,现在我们要教孩子怎么改作业。”两位教授提醒家长,最好的教育是生成性的,为此,要注重培养人类独有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是对抗AI风险的有效办法。

围绕家长们十分关注的“家庭教育中的数学启蒙”特别是“几何思维启蒙”话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硕士、火光摇曳教育科技CEO勒志辉建议,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家做几何拼搭,通过非正式的数学活动,感受图形的基本性质、构建数学知识、引导思考总结。

“学音乐是为了丰富生命,是为了快乐和幸福“。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王璐璐,与来自美国UCLA大学、曾获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的青年才俊徐兰馨,展开了一场关于《音乐影响一生:父母、老师、孩子在音乐路上的终身成长》对话。

北京高尔夫球队主教练肖瑟与篮球运动员、小黄象品牌创始人CEO王毅围绕《幸福人生,离不开“科学”运动》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如何规划不同年龄的儿童体育项目、以及如何实现体育特长与学业双丰收的心得与经验。

15个湾区孩子袒露心声:关注我们成长的真切渴望

面对“困难”他们这样说: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风跌倒了才有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滋润大地的雨水,所以我不怕跌倒,跌倒了就用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他们对自己的热爱和内心有着坚定的表达: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喜欢辩论、音乐,我要成为一个工程师……

谈及梦想,他们畅所欲言:我想拥有把垃圾变走的超能力,我想成为的动物是大象,我想变成美人鱼。谈到“什么是爱”,孩子说,我觉得爱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之爱,家庭的爱是最有价值的爱。

“孩子因父母而来,我们因孩子而成为父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充满了无限的潜力和纯真的想象。”作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一个特别环节,15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4-13岁孩子,录制了一份给家长的特别礼物《他们有话说》。这是一个没有采访框架、没有预设问题、开放式的访谈纪录片,就像一把帮助大人找到爱与理解的“神秘钥匙”——通过15个孩子的眼睛,探索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自我的认知、对家庭的感受,以及他们对未来和梦想的期待。

该论坛让天南海北的幕后志愿者因一个共同的主题汇聚在一起,设计师妈妈自发设计论坛海报、花费2天2夜完成访谈录的录制和剪辑、把每一位嘉宾的分享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提供给线上听众……展现出新一代父母的成长型内核。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很期待论坛能激发出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喜悦、成为深化家庭成员的纽带,帮助更多人织就充满爱、理解和支持的家庭成长故事。

编辑 刘彦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吴梦圆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