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级台阶,志愿者走了17年

读特融媒体记者 刘欣怡 文/图
2023-12-13 15:3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77级台阶意味着什么?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走完77级台阶或许不用2分钟。但对于因车祸致残的吴濯来说,77级台阶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阻挡着他与外界的交流。

77级台阶意味着什么?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走完77级台阶或许不用2分钟。但对于因车祸致残的吴濯来说,77级台阶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阻挡着他与外界的交流。而深圳的志愿者们,这77级台阶足足走了近17年,照亮了吴濯的生活。

志愿者携手残障家庭共筑希望

吴濯曾是蛇口电视台的一名工程师,大家习惯称呼他为“吴工”。2002年的一场意外,让吴工的右臂以及右腿根部骨化,肌肉逐渐萎缩,丧失行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经历了多次脑部手术后,吴工的语言能力和记忆力受到了极大影响,他完全不讲话,对身边的亲人朋友也表现出疏离和陌生。

出事后,吴工被认定为一级伤残。吴工的妈妈也从老家赶来深圳,照顾病重的儿子。母子二人居住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一处老小区中,彼时的吴工45岁,吴妈妈也已经71岁高龄,日常照顾吴工的起居已经十分勉强。母子二人的小家位于五楼,且没有电梯,这让吴工的外出成了吴妈妈无法解决的问题。

2007年7月,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前身为“南山区义工联合会”)关注到了吴工一家。在与吴妈妈沟通后,志愿者们便开始了每周固定的上门帮扶。

义工上门为吴濯、王伟君义诊。(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供图)

天气合适时,志愿者们会将吴工抬下楼,推至附近的四海公园,让他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温暖阳光。不便出门的时候,志愿者们便会在家中陪伴吴工,帮他拍背按摩,舒缓筋骨,并尝试与他沟通,引导他开口说话。除了固定的陪伴外,当吴工需要外出就医或是有其他需要帮助时,只要吴妈妈一个电话,志愿者们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助老人家解决燃眉之急。

吴濯、王伟君母子在家中与志愿者们合照。(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供图)

17年风雨无阻照亮残障人士生活

自2012年起,陪伴在吴工身边的志愿者里,便多了一位不善言辞,但踏实肯干的“韩姐”。韩姐全名韩桂芹,2012年加入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后,就接触到了吴工一家。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吴工的场景,韩桂芹坦言自己确实被吓了一跳。那时的吴工身形消瘦,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病态,目光空洞,意识不清,无论旁人说什么都没太多反应。

随着服务的深入,韩桂芹对吴工和吴妈妈也越来越了解。细心的她发现,因为吴妈妈体力有限,吴工日常活动量特别少。所以每次去探望,韩姐都尽可能多帮吴工按摩一下,或者搀扶着让他单脚站立一会儿。有一次她像往常一样去吴工家探望,坐在轮椅上的吴工突然对这个她说了句“来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让她不敢置信地愣在了原地。“这不仅是他少有的开口说话,还说明他记得我,那一刻我便觉得,我付出再多都值得了。”韩桂芹感慨地说道。

2016年起,韩桂芹成为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助残组蛇口四海公园助残固定活动的负责人,吴工的帮扶工作也由她组织统筹。在日常的帮扶过程中,韩桂芹敏锐地观察到吴工在观看电视或公园散步时,对舞蹈和歌曲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为了给吴工带来更多快乐,她特意购置了音响设备,并积极动员志愿者、在校学生以及专业的舞蹈队和艺术团,前来为吴工进行表演。

除此之外,为了让吴工能够亲身感受深圳的巨大变化,韩桂芹还特意组织志愿者们带他出去踏青。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市民中心、博物馆、深圳北站、梧桐山以及深圳地铁等多个地方,不断拓宽着吴工的视野,丰富他的生活体验。

令人欣喜的是,在韩桂芹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吴工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越来越好。如今的吴工已经能与大家进行简单交流,看到有趣的节目会开怀大笑,身形也逐渐健康强壮。“我有次腿疼,爬楼梯慢了点,吴工见到其他志愿者后还问我怎么没来。”韩桂芹满脸笑意地告诉读特融媒记者,吴工这几年的改变让她特别惊喜,她还会跟吴工开玩笑说要控制体重,不然志愿者们都要抬不动了。

共度第17个生日,爱的脚步从未停歇

12月14日是吴工67岁的生日。自2007年起,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已陪伴吴工度过了17个生日。今年的生日会上,韩桂芹组织了南山志联艺术团、大铲社区艺术团、蛇口中学的表演团队,以及多位多才多艺的热心志愿者们一同在四海公园演出,为吴工送上欢乐和最真挚的生日祝福。

吴濯67岁生日会上的演出。

韩桂芹(左一)和欧阳美红(右一)陪伴吴濯一起看演出。

“看着吴工一天天变好,吴妈妈应该也能放心了。”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助残组组长欧阳美红看着正开心吃着蛋糕的吴工感慨道。据悉,吴妈妈今年4月因肺癌离世,在她生前病重时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吴工。

韩桂芹喂吴濯吃蛋糕。

在吴妈妈住院期间,韩桂芹不仅带领志愿者们协助专业看护照料吴工,还多次接送吴工去医院看望王妈妈。韩桂芹提到:“吴工自从失语后,就再没叫过妈妈。最后在病床前,我们志愿者一遍遍教他,终于是发出了‘mama’的声音。”

吴濯生日会演出活动。

“很多事情帮忙个一两次很容易,但红马甲们一坚持就是十几年,真的很让人尊敬。”吴工的一位前同事告诉读特记者,常来四海公园的市民都知道吴工和韩姐,每到周末,就能在公园看见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推着吴工有说有笑。

77节台阶,志愿者们一走就是17年。前几个月,在街道社区的帮助下,吴工购买了一台可以电动上下楼的轮椅。韩桂芹开心地表示:“以前必须有男性志愿者在我们才敢抬吴工下楼,现在有了电动椅,我们也能轻松点了。”

志愿者们用电动上下楼轮椅帮助吴濯下楼。

对于如今的韩桂芹,爬上5楼已经有些许吃力,需要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下。但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她却从未想过要停下。韩桂芹表示:“我从老家来深圳的时候,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大爱。所以哪怕我自掏腰包、挤时间也想要去做更多的公益活动,来回馈别人的帮助,让这座城市更美好。”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刘欣怡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