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近八成受访者感到有沉溺网购情况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3-12-07 15:4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如今,逛网店、收快递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乐事。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现在没事就想逛网店,一逛逛半天,不知不觉就下了单,“未发货”“待收货”列表总有数据……久而久之,造成了东西常常买,买的物品利用率低还占据空间的窘迫局面,成了生活在网购围城的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网购的情况,女性受访者较男性受访者更为严重。总是忍不住“买买买”,55.2%的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作祟,45.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工作生活压力下排解情绪的出口。

“我平均一天能‘云’逛街3个小时,也不是总有东西要买,就当打发时间了”

在上海旅游服务行业工作的姜芸蕾介绍,淘宝和微店是现在自己最爱打开的两个手机App,平时没事了就想进去翻翻看,有喜欢的物品就会加入购物车,“我平均一天能‘云’逛街3个小时,也不是总有东西要买,就当打发时间了。”她坦言,一天不看就有点心痒痒。

24岁的陕西姑娘吴燕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因为刚工作不久,她感觉自己特别有购买欲。“没事我就想进购物网站瞅瞅,本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购买需求,结果逛着逛着看到价格实惠的,就会想着买来备着也未尝不可,就买了。”她说家里现在有许多小发卡、小卡包等物件,都是这么来的。

没事总想逛逛网店,不知不觉就下了单,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网购的情况,其中26.0%的受访者直言“很严重”。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81.7%)较男性(75.9%)有这一感觉的比例更高;在不同代际上,90后(82.6%)感觉自己沉溺网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00后(81.5%)。

在青岛媒体行业工作的辛婷分析,冲动型消费往往是一瞬间上头作出的行为,如果这一时刻跟着情绪去购物,大概率会后悔,带来心理负担,“虽然单看每一单基本上都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日积月累下来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对一个人的时间利用、兴趣关注、思维模式,以及情绪变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跳出网购围城,把握好消费的度,87.3%的受访者认为要警惕冲动下单。

总是忍不住在网上“买买买”,55.2%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作祟

姜芸蕾分析,网络时代,逛网店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最常见方式。线上购物比线下更便捷,加上网上购物有各种促销打折活动,吸引了大家有事没事就去逛一逛。而且现在各类应用基本都有购物功能,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遇到植入的销售广告,多多少少都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一些商家的销售手段很高,让你有一种‘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感觉,成功地营造了‘不买就亏大了’的氛围,消费者很容易中招儿。”

对于商家的营销策略,辛婷也深有同感。“我睡眠不太好,在网上看到商家在售卖乳胶枕,宣传产品如何优秀、独特,越看就越觉得现在自己的枕头差劲极了,想买这个所谓‘真正好原料’的乳胶枕。我一咬牙花了500多元买了一个回来,但枕了一阵子也没感到有什么区别。”

吴燕关注了一些穿搭博主,经常看她们发了什么服饰搭配,自己也想去买来试试看,而且留言的很多网友也都在热烈讨论和积极购买,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购买欲望。“现在的社交网站能精准地实现用户细分和集合吸纳,我感觉自己近来热衷服饰消费受此的影响就很大。”

刘淼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观察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消费日常,她感觉刚上大学的学生,在消费上更易缺乏理性,自我控制力较弱。“大家在上大学之前基本都不太能有自己主导消费的机会,也没有较多的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一进入大学,能自我支配花销的新世界大门突然打开了,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消费的行为。”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在网上“买买买”?55.2%的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在作祟,48.5%的受访者感到直播容易让人冲动消费,45.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工作生活压力下排解情绪的出口,42.9%的受访者坦言无聊空虚,打发时间,39.4%的受访者表示能获得即时的快乐,33.4%的受访者直指物欲膨胀,心态浮躁。

购买欲爆棚不断下单,45.4%受访者感到变“宅”了影响社交

姜芸蕾说,经常“买买买”让她的钱包有些吃不消,“目前我的经济实力还无法支撑我现在持续性的下单消费。经常是买时挺痛快,还信用卡时很痛苦。”她开始意识到,没有计划地消费是件挺麻烦的事。“现在网络消费平台变着招儿地吸引大家去消费,而且支付手段非常多样化,即便手里没太多钱,各种平台也会有分期或部分预付的方式。如果沉溺网购,可能就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一个窟窿填完又出现下一个窟窿的窘境。必须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吴燕对此也十分认同。她说,网购成瘾首先带来的就是经济上的入不敷出,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更大的影响是,当我只想‘买买买’的时候,就已不再关注物品是否是需要的、是否适合自己,而是就想花钱。结果买回来的东西基本用不到,浪费时间、金钱,占用空间。”在吴燕看来,沉溺网购是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会加剧精神上的空虚感和虚无感,还挺伤害眼睛。

购买欲爆棚,不断下单会带来哪些影响?60.0%的受访者直言消费不节制,或导致超前消费/借贷消费,51.9%的受访者直言易囤积商品,买不实用、用不到的东西,45.4%的受访者觉得变“宅”了,影响社交,38.6%的受访者坦言越买越想买,内心愈加空虚。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张阔表示,不断“买买买”,虽然短期内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但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导致自我物化,对物质过度追求,甚至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其他方面,如亲情、工作表现等。“为了避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更多地重视非物质价值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如健康、友谊、亲情和工作成就等方面。”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6%,90后占46.6%,80后占29.4%,70后占7.4%,60后占1.8%,其他占0.3%。男性占36.1%,女性占63.9%。

购买欲控制不住,是病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曲姗告诉记者,“生活中总想买买买的人,大多数并没有达到必须就医的程度。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在‘双十一’买太多,就认定自己在购物这件事上‘成瘾’了,‘成瘾’也是要符合相关特征的。”

“首先会过分关注或者沉溺于购买这件事情,并因此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在购买的过程中心里会感到很欣慰、很愉快,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感受体验;但购买过后,会出现失落、后悔、孤独等消极情绪。其次是出现社会性功能损坏。表现为时间浪费,导致工作、家庭、学业不能投入、不能完成。”

曲姗表示:“这两种特征同时存在的话,肯定是不正常的,这时候我们会判定这个人有‘瘾’了。”

据介绍,“瘾”有两种。一种是对物质成瘾,另一种是对行为成瘾。“购物成瘾”就属于后者。但目前从医学角度来看,诊断标准中并没有“购物成瘾”这个条目。

曲姗补充道,“虽然没有这个诊断条目,但这种现象我们有时会把它归到‘冲动控制障碍’中,类似于饮酒成瘾、赌博成瘾等,属于成瘾行为。”

除了归因“冲动控制障碍”,过度购买还可能涉及“囤积障碍”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牟晓冬告诉记者,如果一个人在不停购买的前提下,买回来又不舍得丢弃,以至于囤积太多造成生活使用空间的拥挤和混乱,引发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比如精神、情绪不稳定等就不正常了。“它也接近于医学上的‘囤积障碍’,应该给予关注。”牟晓冬说。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明晰了“囤积障碍”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囤积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也不能用于其他精神障碍。”牟晓冬补充道。

缓解购买欲,有啥好办法

购物能当“药”吗?

“并非如此。”曲姗说,当情绪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时,购物起到的可能只是麻痹的作用。而在购物成瘾患者中,这种深层次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的。

目前,90后、00后已经成为网购的主要群体之一。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翟光宇也表示,90后、00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容易跟社交绑定,无论是“网红种草”或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抑或是彰显个性的消费品,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将消费与社交圈联系在一起,这种消费有时是寻求关注,有时是为了融入一个群体,或彰显自己穿戴与别人不一样。

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跟风、攀比、冲动、享受,这些都是缺少社会经验的年轻人的消费特征,更深层的问题是,他们没能体会或理解家长们的艰辛和不易。很多购买者只是享受一时的消费快感,大多数都是买了不用,商品使用价值大打折扣,而且,买到的商品也未必物有所值。”南开大学日本经济研究部教授张玉来表示,在选择消费方式上,超前消费、冲动消费、情绪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都是不可取的,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对于商家来说,利远大于弊,‘双十一’就是商家利用人们‘捡漏’心理来盈利的促销手段。”大连理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鲁桂荣特别提到,“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购买需求的学生,会转向借呗、花呗等软件。当还款产生困难时,焦虑情绪还会影响学业。”

学会“断舍离”

鲁桂荣说:“可以适度购买。当没有达到必须要干预的程度时,适度的购物确实能够提升情绪、排解情绪。”

“对症状不太严重的‘剁手族’,想要控制总想买东西的欲望,不妨试一下简化方案——学会‘断舍离’。”牟晓冬建议,首先要抑制冲动性消费,先把看中的东西加入购物车,延长付款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做一个消费计划,将不同用途的钱分开,设定一个付款额度,学会取舍,严格控制自己购买数量。还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离开期”,比如可以先控制自己两天内不看购物软件,然后将期限逐渐延长,到最后完全战胜总想买买买的欲望。

牟晓冬表示,症状较重的话,解决办法跟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原则一样——使用改善情绪的药物;适当进行心理治疗;重建生活的规律以及药物治疗。

“如果你目前有十个排遣寂寞、孤独的方式,除了购物这件事,你还剩下九件事可以做。如果你有两个排遣寂寞孤独的方式,除了购物,另一个又丢掉的话,也就只剩下购物了。”曲姗说,购买欲难以控制的话,也可以多发展些兴趣爱好。

“相比几个小时盯着直播间购物,离开手机去跳广场舞、去钓鱼、去健身都是缓解行为成瘾的好方法。”曲姗建议,多和朋友进行户外活动,爬爬山、跳跳广场舞,买东西“上瘾”可能会自愈。

曲姗建议,对于有深层心理问题的患者,这类人要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敢于打开自己,多接触别人,参加社交活动。一旦购物的成瘾行为改善了,那么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都会有所提升。“所以不是要求消费者不买,而是希望他们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做些别的事。”

(综合来源: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