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东进战略对深圳来讲,在新的历史时期,是提升深圳整个生产力发展能级的一个重要战略。”市科技创新委主任陆健表示,从产业的角度来讲,这是深圳大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科技资源的配置,来带动东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东部来辐射珠江东岸地区,带动区域的协同发展。
陆健表示,在科技资源配置上,深圳将把一些重要的创新载体放在东部。这些创新载体包括企业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公共技术平台,以及一些大型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都将会聚集在东部。此外,科技园区、孵化器和科技项目也会重点布局在东部。
科技园区的布局实际上就是要改造提升东部的产业结构,通过园区的集聚式发展模式,使得高科技产业在东部聚集,这些意味着在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当中,科技园区发挥很大的作用。孵化器孵化更多的项目,培育更多的企业,培养更多的企业家,这是孵化器往东部放的战略意图。
“科技先行,在东部推行新的科技发展理念是极为重要的。”陆健表示,在未来东部的产业布局,不是简单地走以前那条发展路径——传统产业往高科技产业发展,再往战略新兴产业,再往未来产业发展的路。而是一开始就要把未来产业的很多元素纳入规划,一开始就是要瞄准高层次的产业,城市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也要提高。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建设一批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国际一流高校为参照,加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吉林昆士兰大学等院校建设,稳步推进高等院校国际化进程。
在打造创新性产业集群方面,东部各区将依托龙头企业,强化通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通信产业链。以芯片设计水平提升和生产技术突破为重点,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链。以发展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储存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产品为重点,形成计算机产业链。此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整车设计研发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等,加快推进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启动区建设。
根据东部的区域发展定位,结合现有的一些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将在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重点布局。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等,着力培育生物育种及海洋生物产业。依托核能开发、太阳能电池、风电设备、储能电站等领域技术优势,推进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领域技术突破。
陆健表示,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实施“东进战略”,加快建设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优化布局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发展壮大创新型企业主体,提升科技创新公用服务能力,突破引领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源头创新。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