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 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余立功长篇小说《葵花金黄色》研讨会在深圳新媒体大厦举行。这是2023深圳市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深圳本地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评论家出席,围绕余立功《葵花金黄色》,分析其创作特色,并就此探讨深圳文学发展相关问题。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家乡”
余立功是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人,2010年开始长篇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四卷本《余立功文学作品选》(分别是长篇小说《破格》《闯荡》《纠结》《引姑》及中篇小说《鸡骨架》《装修得找陌生人》),2019年出版长篇小说《人生归途》,今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58万字长篇小说《葵花金黄色》,此外还创作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散文等。
“之前发表过很多小说,都是写江汉平原的。我觉得,倘若再写一部,还得继续写最熟悉的东西,而我最熟悉的,莫如江汉平原的人和事。所以《人生归途》交给出版社之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写一部更接地气、更具江汉平原特色的小说——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葵花金黄色》。”余立功介绍,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源自于青少年时期在江汉平原的生活和工作经历,长期耳濡目染,熟知很多乡土人情、风俗世故,以及得益于与长辈同事的聊天等。余立功介绍,《葵花金黄色》计划分为上、中、下册,接下来将聚焦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写完本书后半部分,继续呈现老家的风土人情与故事。
与会专家普遍认定余立功的《葵花金黄色》是一部江汉平原的史诗巨作,也是一部江汉母亲的女性史诗,同时也是为自己家乡写下的一部传记。该书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聚焦到江汉平原的一个小镇——通海口,以主人公大丫的大半生经历为主轴,集中展现平凡人物的人生际遇,以及人心、人性的变化轨迹,特别颂扬了大丫等人如葵花般,阳光、忠诚、无私奉献,不畏艰难、不惧挫折,胸襟开阔、做事坦荡的优秀品质。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表示,余立功的创作具有坚持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坚持弘扬正能量,拥有浓郁的恋乡情结、文风朴实的特点。他表示:“余立功先生就是深圳民间写作的骨干作家。”
对城市的生活轨迹作出一种回应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主持。“《葵花金黄色》真的充满着迷一样的矛盾。”尹昌龙称赞余立功是把公文和小说都写得很好的人,把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统一起来。尹昌龙认为,余立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乐此不疲地坚持写小说,其实是在“自我治愈”。“他通过小说‘回家’了,那种‘回家’的感觉恐怕是一个人的狂欢。”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卫国表示,这部小说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历史小说。跟新历史小说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小说虽然也写到了金钱、权力、性这三种欲望,但是它更强调人品,也就是人的良心和道德。“如果说新历史小说是用欲望解构历史,那么余立功这部小说是在用人品重构历史。”在刘卫国看来,这更接近历史真相。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民乐立足余立功的小说,探讨文学的德性。他表示,基于自己的经验,基于非常特定的现实理念,依旧用文学的方法去从事写作,就是一种德性的写作,也是一种写作的德性。“但恰恰是这种不急不忙的、不追任何东西的、走自己的路的方式,可能预示着一种文学的德性的产生,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德性”。
会议下半场由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主持。他指出,作品以大丫这样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女儿一生的苦难和抗争勾连全篇,推动情节,编织故事,展开叙述。作品写得本色老实,不事渲染。这部长卷的特别之处,是以一己之力,以文学的形式,以爱和慈悲、坚韧和隐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脚下的这片土地、父老乡亲、万物众生,留下了最诚恳的回溯、探寻、打量、审视和记录,这样的记录彰显的正是文学的意义。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汤奇云认为,《葵花黄金色》选取了20世纪前60年为历史背景,不仅写出了余立功对一段宏大国家历史和江汉地方风俗演变的个人记忆,也写出了广大民众应对苦难生存的智慧,为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民群众”这一文学形象塑造,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樽看来,即将退休的余立功的写作刚刚开始。“真正以热爱之情从事的写作,其实在我们当下的时代是越来越稀缺的。因为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的人,只是因为职业或因为学这种专业而写作,那种机械的甚至是僵化的写作,其实不可能产生真正有情、有感、有生活温度的好作品。”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汪洋认为,余立功有丰富的个体经验,又能在文学作品中将其融会贯通,他在小说中通过风土人情、家长里短营造出的氛围感格外吸引人。“这种闲笔不闲,最有空气感,也最吸引人。”汪洋认为,这部作品具备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的基础。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副主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安裴智形容《葵花金黄色》是“江汉平原版的《大宅门》”,体现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与抗争,完成了原生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与合理艺术虚构的有机融合。
深圳市宝安区作协副主席王国华认为,文学中的“深圳味”还未真正形成,他认为以于立功为代表一批作者,即使已深深扎根在珠三角,但他们的写作背景和视角仍无法脱离出生并成长的那个地方,这种现实存在是深圳乃至珠三角文学创作与其他地方的巨大不同。
深圳市宝安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唐小林表示,“在当下文坛提倡‘重新回到现实主义写作’的今天,余立功的长篇小说《葵花金黄色》,对于深圳作家的创作无疑具有令人思考的启示意义。”“深圳文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深圳”二字,而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学书写。《葵花金黄色》的故事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人物,看似与深圳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却仍然是深圳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深圳人对自己的故乡和历史的深切回望,同时也是深圳作家创作实绩的有力体现。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29
41.#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随地大小躺之摸你千遍又能怎?》
00:23
45.“有你圳好”深圳盒子解锁!深圳直接空投到我桌面! 开箱这款深圳盒子,满满科技感!“来了就是深圳人”帆布袋兜住大梅沙的海风,USB活力荧光棒一秒点亮市民中心的霓虹,鼠标垫摊开就是深南大道,明信片啪叽盖下一个“深圳er”的钢印,谁还分得清我在工位还是在前海冲浪? #报家生活秀#
00:26
46.#报家生活秀#【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大家的嘴真严啊,这个礼盒怎么不等我老了再告诉我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