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氢弹?费米?奥本海默?泰勒?不,是波兰裔数学家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近日,译林出版社“译林·大师”系列新书《一位数学家的历险:乌拉姆自传》推出,数学巨匠乌拉姆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于纳粹战火中幸存、在数学世界的传奇一生,记述了与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冯·诺伊曼,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费米等人不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回顾了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历程,披露了“曼哈顿工程”与“奥本海默事件”的始末经过。
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1909—1984)是著名波兰裔数学家、核物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早在4岁时,乌拉姆便对地毯上的复杂图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生为数学之美深深吸引,并在多样领域取得傲人成就。他以集合论、遍历论、数论等成名;他参与提出的蒙特卡罗法影响重大,至今已遍及计算机等众多领域;他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对氢弹的成功制造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过,乌拉姆最引人注目之处,还是他对战后热核炸弹或者说氢弹的研制所做的贡献。
在这本传记中,乌拉姆回顾了他的学习经历、从很小时候就开始的对数学的痴迷、早期与波兰同仁研究探讨数学问题的恬静时光;也回顾了对物理学的兴趣如何扩展了他对科学的好奇心,就是这份好奇心又最终促使他受邀加入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从而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书中还涉及了那些在科学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且开启了核时代和太空时代的人们,包括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费米、奥本海默、泰勒等许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并见证了“奥本海默事件”的经过,以及原子弹、氢弹爆炸等重大历史时刻。乌拉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对战争、科学、人道的明确态度与深沉思索在当今仍富有启发意义。
(图片由译林出版社提供)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