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争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典范 第十五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摘要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玥 赵鑫
2023-11-28 11: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1月22日,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争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典范”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举行。会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

11月22日,第十五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书面)作大会发言。现刊发专家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

阅读是城市乃至国家创新力竞争力的关键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作了题为《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大会发言。

王京生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的就是文明与文化,这是时代使命。他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概括为:“文明是积淀下来的文化,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这里的文化,包括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任何文明都是文化的积淀和反应。

他指出阅读是文明传承的根本途径。没有文字,人类所发现和创造的思想认识、知识技能乃至精神体系都不能流传,更不能得到升华。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中华文明外,其他三个古文明都中断了,原因是能够阅读它们文字的人断绝了。因此,文明仅有文字还不行,还需要有人能够阅读文字。

王京生认为中华文明能够一直传承,有几个“看似偶然,绝非偶然”的原因。首先,《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绝非偶然,孔子把“学”放在仅次于“仁”的地位,大力提倡读书。其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绝非偶然,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首开私塾教育,让文字和知识能够普及到民间。再次,“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绝非偶然。是中国人的读书热情催生了这两大发明,而它们又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的读书热情。最后,“科举制度绵延1300年”绝非偶然。科举制度的核心基础就是建立在读书之上的。正因如此,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强大的阅读基因,也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根深蒂固。而良好的阅读传统,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读书人最多的民族。

王京生指出,世界经验表明,国民读书率的高低,对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遗憾的是,今天中华民族的阅读传统并未完全恢复。好在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民阅读能力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推动和提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因此要继续勇猛精进地推动。

王京生认为,在全民阅读事业上,深圳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居民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数字化阅读等指标上,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因如此,深圳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也正因如此,深圳还要继续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王京生对深圳深入推动“全民阅读”再创辉煌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强化和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民间的举措,鼓励各区、街道和图书馆、出版集团开展更加实实在在、贴近市民的各种阅读活动。其次,强化和落实“全民阅读条例”的贯彻执行,要对《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并向市民公布。再次,强化和创造深圳在国内外全民阅读中的话语权。要推动“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以及优秀“海洋图书”“科幻图书”等评选活动持续开展,形成品牌,不仅评选国内的图书,还要把世界学者的图书也纳入评选范围。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闻

重视消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作了题为《从供给到需求: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的大会发言。他认为,拉动经济增长动力在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

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供给。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到了1980年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需求是日用消费品,比如缝纫机、手表、自行车。1990年代追求的是耐用消费品,例如冰箱、洗衣机、电视等。进入21世纪以后,更多追求住房和汽车。这些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还有对服务的要求,最基本的是医疗和教育。回顾过去,在当时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拉动经济的主要是供给,或者说是生产。

而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则转变为了需求。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如今,人们不光追求基本生活必需品,对生活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环保的、有品牌的、美观的产品,而不是只满足物理需求。在服务方面,人们对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这些不仅仅是由供给决定的,而更多是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生产的。

在这个阶段,拉动经济的主要动能就是需求。企业家生产什么产品要取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如果消费者不愿意买,即便是再好的产品照样卖不动。此时,经济学理论也发生了变化,古典经济学是强调供给、强调生产。而如今,以供给为主的理论逐渐转为由消费、需求拉动经济。

在以需求为主,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的时候,再由少数人决定生产什么产品,已经不再可能,此时就更加需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民营经济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民营企业家是最接近市场的。

海闻认为,首先消费需要收入,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其次,数据表明2022、2023年公布的最有创新力的公司,包括2023年全球创新百强,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需要重视消费,更要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出台,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应了民营企业的重点关切,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

从方法论、情感表达、形象建构角度把握“两个结合”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作了题为《“两个结合”的三维阐释》的大会发言。他认为应当从方法论、情感表达、形象建构角度把握“两个结合”。

从方法论角度看,陈金龙认为“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

“‘两个结合’的理解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内涵,它有更深层的意蕴。”他表示,从情感的层次讲,“两个结合”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两个结合”所讲的马克思主义,既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这两个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同时并存。“两个结合”表达了对国情的尊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推崇,还有对时代的关切。“中国具体实际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实际,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选择、如何把握,这里有一个标准,标准就是时代。”他说。

“从形象建构讲,‘两个结合’对于政党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建构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其表达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不能照抄。”他表示,“两个结合”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守正创新。“两个结合”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它表达了我们强烈的国家意识,中国的事情就得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走自己的路。”“两个结合”还表达了国家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我们民族来讲,‘两个结合’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情怀。”

陈金龙表示,“对于‘两个结合’,要做一些拓展性地理解,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层意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粤港澳大湾区是复合文化的代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作了题为《复合文化与大湾区的未来》的大会发言。他认为,我们应当追求一条基于中国传统文明包容、互鉴的复合文明道路。

郑永年强调两点:一是开放与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崛起应是在人类知识总和背景下的崛起。尤其是深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向海内外学习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不会有今天的特区经验。

二是文化传承与转化。我们现在讲文化传承,是要革故鼎新,不是迂腐守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郑永年认为,深圳乃至大湾区就是中国复合文化的代表。首先是岭南文化。岭南地区作为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的汇集地,几千年来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因此可称之为“炎黄文明”。第二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近代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红色文化”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改革者都是在这里出发。诸如黄花岗起义、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的接续奋斗都在这里名垂青史,因此可称之为“红色文化”。再者是海洋文化。自古以来,珠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海外文化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可视为“蓝色文化”。这三种颜色是大湾区文化复合体的底色。

“谈到深圳,复合的颜色就更多了。”郑永年认为,深圳还有一个移民文化可以加入。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文化差异很大,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深圳,增加了深圳文化的复合性。深圳突出的创新能力与移民文化息息相关。郑永年举了一个例子,江浙一带的人去上海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文化交流可能只是一种物理反应,而深圳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文化交流则是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就会催生出新的思想。

郑永年建议,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向着高等教育、知识创新、世界文化的枢纽来发展。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要继续保持在基础科研、应用技术、科技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荣誉会长金元浦作了题为《元宇宙平台与AI人工智能构建典范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大会发言。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创新,指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新方向。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遵循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规律,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是促进有效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以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为形式的复合配置两种方式。发展方向则是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元宇宙将带来生产力的大变革。中国式的元宇宙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基础层,是高新技术的开发、开拓与创新,包括图形、图像、感知交互、数字孪生、数据可信与流通,目前以量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还在持续进入元宇宙的大范围。第二个层次是产品层,包含数字虚拟人、智能硬件等。这一层次中的产品服务包罗众多领域,具有明显的跨界融合特征。第三个层次是应用层,如生产制造领域、工业元宇宙等,包括汽车元宇宙、钢铁元宇宙、建筑元宇宙、物流元宇宙、高端装备元宇宙、服装元宇宙等。其中,工业-科技型元宇宙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元宇宙具有优先重组生产力的新可能,相比原有的制造业,更加高端的生产力将成为元宇宙的生产力的新状态。在生活消费领域,文旅、社交、影视构成文化元宇宙或是文创元宇宙。它的发展基于数字孪生及其虚实相生的发展程度。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开启、建构、使用、消费数字虚拟身份,社会开始更大规模的虚实浑融、虚实联动时,元宇宙的大时代就开启了。

近年来,深圳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深圳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要带动大湾区乃至全国城市实现产业发展新变革。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

以文化自信铸就自立之基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提交了题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思维与实践指向》的书面发言。他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突出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思维特征,是体用思维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全方位结合的创新产物。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指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是在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经由“两个结合”塑造的崭新文化理论生命体。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达用”,指其秉持人民性和实践性的品格,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能够有效推动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用贯通”,强调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自信铸就自立之基,以开放包容锤炼自主之体,以守正创新驱动自强之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部署,聚焦首要政治任务,立足新的文化使命,基于系统观念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点实践路径,发挥出强大的文化主动精神,能够全面支撑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变动的关键节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受挑战和重塑,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未来也在经受着未来何来的追问。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开放包容的,中国之于世界和世界之于中国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而且具有向世界文明发展贡献文化新思想的民族性价值。在中国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开放、实践的文化思想体系,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道路提供应变性、创新性和确定性,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理论和正确方法。在世界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是世界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指引这一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最新思想成果,展现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彰显着对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的不懈追求,在强调世界共性与中国特色相融合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文明的现代转型不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世界文明发展因多元文明的参与而丰富多彩。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在“全球-中国”的思想互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中,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更大的精神价值。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玥 赵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