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媒体看山东 | 黄河战略,山东何以争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2023-11-27 19:3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作为黄河最后流经的省份,山东对于黄河治理的决心以及成就令人惊叹。

这里,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水清河畅的黄河风情画徐徐展开;这里,正在举全省之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稳稳点燃;这里,人民幸福安康生活成色更足,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关于黄河的动人故事……

11月27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来到山东,看到“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山东,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全域统筹、一体推进,流域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生态逐绿

这个季节,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河奔流,水天一色,百鸟翔集,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近年来,东营市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率先在黄河流域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地方性生态法规体系,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如今,这里的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野生鸟类368种,是世界濒危鸟类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

这是山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一方生动写照。近年来,山东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山东沿黄九市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优于邻省入境。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黄河口野生动、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83种,全省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就在不久前,山东印发了《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的新目标,即到2025年,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初步形成。

可以说,山东正在聚力以更高水平写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在筑牢黄河下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的绿色底色。

产业向新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山东,沿黄九地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济南,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设立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立两年间坚持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立区之本,大力培育高端高质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今,这里有联手国家电投打造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有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比亚迪建设的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还引进了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分支机构……两年间,起步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方向愈加明晰,累计签约优质项目162个、总投资近4000亿元,努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如果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日新月异让人们看到了山东沿黄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那么山东对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速度和深度,则体现出这个传统工业大省重塑产业结构、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以滨州为例,在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之下,滨州纺织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全力构建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2年滨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38亿元,当地企业魏桥纺织、华纺股份、愉悦家纺入围“2022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

最新的数据表明,2021年以来山东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1.1%,“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80个、营收规模突破8.9万亿元,集群领军企业达到276家、营收规模达3.1万亿元。

造福百姓

走进位于黄河北岸的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张王庄,这里的“变”和“不变”都引人关注。不变的是满目苍翠的乡村风光,变的是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提高的村民整体生活水平。

近几年,张王庄村充分挖掘沿黄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探索“采摘+观光+游玩”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规划建设农乐园,着力建设黄河岸边的农旅融合特色村,不断推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实现了生态美、景观美、人文美的绿美“蜕变”。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意。近年来,山东沿黄各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创新文旅融合,以文旅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奏响产业振兴新乐章。

今年2月,山东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旨在将其打造成为文化展示体验的新窗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据了解,“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山东93个县(市、区)、7000多万人口,联通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并汇集了“山东手造、山东智造”优质产品,体验性强,带动性强。

可以想见,当各类要素资源融通文旅资源,文旅消费潜力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涌现,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

大河奔腾,气象日新。“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山东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不断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