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羽绒服卖7000元贵上热搜!网友:我只买买得起的
读特融媒体记者 葛墨含 文/图
2023-11-22 19:5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据报道,11月21日至24日,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二轮寒潮席卷全国,多地将会迎来大面积降温和降雪。伴随寒冷天气而来的是“小县城国产羽绒服价格直逼月工资”“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等词条冲上热搜。

寒冷天气,民众着冬装出行。读特融媒体记者 葛墨含 摄

羽绒服价格上涨不是错觉

“小县城国产羽绒服价格直逼月工资”“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等词条冲上热搜。目前的羽绒服市场价位到底如何?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4年—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452元涨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经接近70%。

这次“贵上热搜”的羽绒服,是猿辅导旗下羽绒服品牌SKYPEOPLE,其在2022年创立以来就定位于羽绒科技公司,产品的主力价位在2800元-7000元左右,属于小众品牌。为此,品牌方还专门回应称:从第一天我们就想用科技公司基因,结合最好的材料,做一个对标顶级羽绒服品牌的好产品。当然,好产品足斤足两,不会太便宜。

老牌国货品牌波司登转型高端化已近五年,定价区间从一百多到几千元不等,线上店销量过万的仍然是定价几百元的羽绒服。

来自美国户外品牌北面经典羽绒服的款式定价在2500-6000元不等,卖得最好的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面包款羽绒服,而之前曾因虚假宣传在国内被罚款的加拿大品牌“加拿大鹅”均价在一万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店内定价规则没有被打破:价格低的都是薄款羽绒服和羽绒背心;短款比长款便宜,厚款比薄款贵;专业户外探险羽绒服比日常穿着款的价格高。

据第一财经报道,有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双十一”羽绒服销售额同比2021年有明显跌落的情况下,单价1000元以上羽绒服贡献的销售额,超过了500-1000元价位段;在各价位段中,1000元以上羽绒服销售额的同比跌幅是最低的,体现出良好抗压性。由此可见,大众更倾向于中厚款品质更优的羽绒服。羽绒服可以说算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产品,就看消费者个人需求。正如网友在评论“贵上热搜”的羽绒服时所说,“南方孩子表示200元薄羽绒服也很香。”

多元因素令羽绒服价格上涨

羽绒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不同于棉袄的厚重,轻盈的羽绒服一经推出便成功打入服装市场,经过近40年发展工艺技术不断进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中国具有资源、加工、价格及市场四大优势。”国际羽绒羽毛局副主席、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姚小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全球97%的鹅和74%的鸭均产自中国,80%以上国外知名品牌的羽绒服装、羽绒寝均在中国生产,加上自产自销的成本优势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羽绒大国”。

国内的皖西白鹅被公认是做羽绒服的上好材料,绒子大小约是普通鹅的三倍,在蓬松度、清洁度等各项指标上都碾压匈牙利鹅,在原产地,单家工厂每年出口加拿大多达300吨。皖西白鹅绒每公斤可以卖到1000元左右。长款充绒量和短款充绒量的基本量分别为365克和230克,白鹅绒并不低的造价成本,让羽绒服的价格基础从羽绒开始上涨。

对羽绒服行业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据华创证券《羽绒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作为内部填充物的鸭绒、鹅绒约占一件羽绒服总成本的45%。而在DT研究院整理的数据中,自2016年至2022年11月,90%白鸭绒从每千克200元涨至360元左右,90%白鹅绒从每千克不到400元涨至640元左右。

此外,今年羽绒服已经迎来新国标的标准。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分会秘书长曹宗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简单地讲,相比旧国标,新国标最大的变化有三点,一是用‘绒子含量’代替了‘含绒量’,意味着羽绒品质更好了;二是羽绒服防止跑毛的能力更强了;三是羽绒服更好洗了。”新国标之后,“绒子含量”的标准也进一步提高了羽绒服的充绒成本。

时装化改造和技术创新推涨定价。当前,“国潮”“原创设计”成为众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全方位地探索羽绒服的更多可能性。波司登、鸭鸭在内的羽绒服品牌已经开始从设计、剪裁、防水防风等“黑科技”上投入不同程度的成本。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投入成本请明星和运动员宣传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在原料还是在功能、科技含量上都在不断赶超,近些年你能看到各种国产品牌面料“黑科技”,有国产品牌羽绒服赞助科考登珠峰,还有国产羽绒服登上海外时装周。

2023年9月,国产品牌波司登羽绒服在米兰走秀 图源:新华社

网友:我只买买得起的

虽然关于国产羽绒服涨价的话题层出不穷,仍有不少网友“不买账”,本着“你涨你的,我买我的”理念,“明码标价,买不起就不买啊,它标100万也是它的事,反正我只买买得起的。”

封面新闻则就此发表评论称:长久以来,羽绒服都是作为功能服饰、防寒用品而存在的,其实用性标签根深蒂固。羽绒服单价越来越高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当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主流厂商羞于或者说不甘于走平价亲民路线,越来越不屑于理直气壮地标榜“性价比”,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浙江日报也就此发表评论:消费者也不必用“国货贵不得”的“老黄历”来看待今天国货新锐势力。在产品的设计理念、原材料、工艺、审美都在逐渐升级的大前提下,一些国货正努力进军高端市场,摆脱“国货皆廉价”印象。亲民的传统不能丢,高端的产品线也可以有——各类市场的开拓,才是国货实力的真正展现,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葛墨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