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上,深圳市食药局负责人王夏娜在会上发言时透露,深圳市食药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两年多来,工程各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从2013年的2.3批次/千人(以全市1500万人计算)提高到2017年的9批次/千人,达到了香港水平。
据介绍,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从2013年开始提出,2014年进行工程方案设计和申报立项,2015年开始落地实施,总投资近24亿元。按照"总体规划,分项目推进"的原则,分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提升工程、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工程三大子工程,含15个子项目共29个小项目,时间跨度从2014年至2020年共7年。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食药民生工程成果初显。其主要表现是,深圳市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深圳市检测院食品检测实验室全面升级改造,检测能力比2014年提高2.3倍,达到每年10万批次;深圳市农检中心实验室装修改造今年完工后,其检测能力将从目前的每年4.6万批次提升到6万批次,综合实力也将从国内一流上升为国内领先。全面解决“检不了”“检不全”“检得慢”的问题。
在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频次方面,深圳市抽检频次大幅提升,从2013年的2.3批次/千人提高到2017年的9批次/千人,达到了香港水平。全市配备了食品执法快检车34辆;设置了220个食用农产品免费检测点;抽检做到了对全市1472个农产品经营场所全覆盖;扶持资助200家农产品经营点自建快检实验室。
同时,深圳市还完成了33个食品安全潜规则研究,建立了食品安全潜规则信息分析系统,形成了食品行业共性问题对策清单139条。此举得到了国家食药总局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另外, 深圳市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已完成中国、CAC、ISO、美国、欧盟、WHO及中国香港七个组织/国家/地区的数据资源建设。包括标准与法规题录超过4000条,指标比对数据超过32万条,法规与标准摘要翻译、技术指标翻译及产品分类术语释义翻译超过5000条。撰写了《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及标准体系研究》等3份研究报告。
编辑 刘桂瑶
编审 吴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