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 | 李松蓢学校:深耕“博雅”教育,推动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读特记者 龙冠斌 管强 通讯员 刘英武 徐静雯
2020-08-21 22:17

近年来,李松蓢学校深耕“博雅”教育,积极营造一流的校园文化、持续发力抓好教师队伍等,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被专家点赞是一所“迅速崛起、可持续发展性强、社会满意、百姓放心、以‘博雅教育’为鲜明办学特色的标杆学校”。

今年该校首届中考迎来“开门红”,高分学生名列全区前茅,学科A以上学生比例远超市平均值。

打造“博雅”特色育人体系

“马上要读高中了,最难忘的就是我们的校园,它是最美的!”中考高分学霸郭智新说。正如其言,走进李松蓢学校,浓烈的徽派建筑屹立其中,孔子雕像巍然树立。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博雅书院”图书馆,大气的儒家文化主题浮雕墙等,文化的强烈感染力油然而生。

▲李松蓢学校阅览室

这几年,李松蓢学校在校长刘号召的带领下,深耕“博雅”教育,全面实施“博我以文,雅我以礼”核心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筑以儒家文化中的“博”、“雅”、“礼”为核心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力图通过显性、隐性文化并蓄进行的教育方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打造了“雅心、雅言、雅行”德育特色活动,致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礼待人,成为“仁、义、礼、智、信、忠、孝、博、雅”的人。

在管理方面,李松蓢学校倡导精细化管理,德育处自行开发编印《博雅——学生成长手册》,将《“博雅”少年评比细则》等制度落实在每天的细节管理中,让“雅礼”文化教育有章可循;营造“博仁并蓄,才望高雅”的政风和宽松和谐工作氛围,并时刻牢记尽好服务职能,建立了一支甘于奉献的管理队伍。去年,李松蓢学校被评为首届“光明区最美文明校园”。

实施“未来教育家”工程

2018年9月起,李松蓢学校借力“新基础教育”研究,实现学校领导团队整体设计策划能力、教师日常化实践性研究能力、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提升。目前,学校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院校毕业的90位老师,占比高达53%。其中研究生30人,中高级职称30人。

▲李松蓢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李松蓢学校实施“未来教育家”工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同步实现骨干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整体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未来教育家”教师队伍。

为此,李松蓢学校购置“希沃”教学平台,引进“未来教育”教学操作系统,让教师紧紧把握未来教育的脉搏,让教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以前沿者的姿态思考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前沿者的姿态去教育未来的国家栋梁。

特色课程培养“博雅”少年

在课程建设方面,李松蓢学校全力打造“博雅”特色课程,创编以“博”为核心的多学科校本教材《博闻》《博智》《博韵》《博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以“雅”为主题的德育校本教材《雅正》。通过具体实施这些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学与品德的熏陶。

▲李松蓢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校方介绍,学校还构建了“激、启、合、雅”的教学理念,以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发现、自主创新中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交融、智慧碰撞、个性张扬、童真释放的乐园;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生命成长的愉悦,享受充满爱意的帮助,唤醒蛰伏沉睡的创造潜能。这样的课堂模式正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松蓢学校将继续积极进取、砥砺前行,以奋斗者的姿态赶超奔跑,全力投入到“加快建设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相匹配的教育高地”新征程中,为这片充满希望、光明、梦想的沃土,谱写李松蓢学校的精彩篇章。

(来源:宝安日报·光明新闻)

编辑 姚静霞

(作者:读特记者 龙冠斌 管强 通讯员 刘英武 徐静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