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育出梅好风景!厦门拥有全国首个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
厦门日报
2023-11-08 22:12

当下,厦门的三角梅进入盛花期,“含蕊红三叶,临风绝一城”的盛景在这座海上花园之城得到完美诠释——道路旁、天桥边,各色三角梅竞相开放,远远望去好似一条条艳丽的绸缎,诉说着它们与厦门百年不解之缘。

缤纷绚烂的市花让厦门的天桥最近爆火出圈。(记者 黄少毅 摄)

然而,让三角梅的花朵开得出、开得多、开得艳,绝非易事。这其中,除了自然条件的“天时与地利”以外,少不了“人”在花卉育种与生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品种择优、定向杂交、精准控花……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培育一个优良品种

环节精细耗时长

莲前西路第五中学门口的人行天桥三角梅花开正艳,吸引市民前往打卡拍照。  (记者 黄少毅 摄)

“从原产地来看,三角梅算是‘舶来品’。而厦门是国内最早引进与栽培三角梅的地区,早在1922年,厦大教授钟心煊就从鼓浪屿采集到了第一份三角梅标本。”历经近百年的保存、评价、研究、创新,据厦门园林植物园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周群介绍,截至目前,厦门园林植物园保存包含6个种群的三角梅种质资源680份,品种400余个,这是我国首个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所在地。

经厦门园林植物园花卉园的石拱桥走进三角梅研究中心,红橙黄绿白,各色三角梅沿着地势渐变而上,将山体“染成”别样颜色;地被、藤本、灌木,不同品种的三角梅姿态各异,多样木本结构带来的可塑性,也给予三角梅研究员开阔的科研方向。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三角梅育种的主旋律,这也意味着研究的重点不再是‘数量’,而是精选、选优,培育优良品种。”周群介绍,要“培育优良品种”就需要将拥有优秀性状的三角梅进行杂交,从它们的后代中选出最优秀的植株进行繁育,进而形成固定品种,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5年至8年。

这项工作在操作上有多复杂?这一点从周群等研究员的日常工作中可以感受到——杂交作业中,研究员们需要将直径不足5毫米的三角梅的柱头切开进行授粉,三角梅雄蕊宛如细线,整体难度堪比穿针引线。而这还仅仅是杂交的第一步,结种再培育,新的植株是否符合预期也是概率性事件,如此反复,杂交、育种、抽样、繁育……每个环节都犹如绣花功夫般精细与严谨。

三角梅挂上“身份证”

扫码可看其物候特性

周群正在给三角梅浇水。(记者 卢剑豪 摄)

“植物生长没有‘假期’。在育种关键期,我们中心工作人员都要长时间待在试验的田间地头,实时观测植株的变化情况。”周群说。记者在花圃注意到,几乎每棵三角梅边都有一个二维码,这犹如三角梅的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植株的性状特点、花形花色及物候特性等,这些都是研究人员进行品种评价、选种、育种的重要参考,周群说,二维码上的信息要经常更新,在三角梅研究中心,类似这样“持证”的植株数量约有5000株,定期观察、实时更新,其中的工作量不言而喻。

也正是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近年来厦门园林植物园筛选出130余份优质的三角梅可育资源,通过杂交育种和化学、辐射诱变育种等方式自主选育出十余种三角梅新品种:中闽1号、中闽2号、中闽3号陆续面市,开拓了我国自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叶子花属植物新品种先河;2022年“香妃1号”的面市更是打破了原有“三角梅无香味”的定式,为我国三角梅研究开拓了全新领域;今年,在周群等研究者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三角梅在不同气候带的适应性筛选,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的众多分库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中,“厦门经验”借助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这个平台走向大江南北,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名片

三角梅

三角梅,原产于美洲,传入中国后,有很多形象的名字。华东等广泛地区称为“三角梅”,概因其花由三片“花瓣”三角状组成,如梅花般怒放。三角梅的品种及变种较多,花期为当年的10月至隔年6月初。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常用于点缀等园林布置,是厦门、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市花。

见习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陈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