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盘股并没有接棒“漂亮50”,反而“漂亮50”变成了“漂亮300”。医药板块大市值品种在国庆长假后继续领跑,贵州茅台(600519)与其他蓝筹伙伴们更是持续拉升。在那些基金经理重拾对蓝筹的热情之后,小盘股的机会也变得愈加渺茫。
显然,A股市场已经不再愿意“讲故事”,谈论不切实际的概念可能更容易遭到市场的惩罚。这使得机构投资者对中小创公司的评估变得更为简单:有规模性的盈利,有每年30%以上的业绩增速,有靠谱的市场地位。安信基金新常态基金经理袁玮认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机会,因为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已经得到确立。
一、宏观面
1、“债券通”提升我国债市全球配置价值。今年“债券通”正式上线开放交易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中国债券市场得以逐渐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体现出其投资价值。
2、新一届发审委更严格,挖细节爱提问成审核风格。过去的一周,新上任的发审委交出了首秀的成绩单,周审核8家拟上市企业申请,2家被否,IPO通过率为75%,略低于此前发审委通过率。
3、发改委深入推进电改,完善电煤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运行调节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二、中观面
1、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科技上市企业数量较少,市场对这一领域缺乏直观有效的参照标准。随着众安在线上市,二级市场有望开辟金融科技板块,构建金融科技行业估值标准。而港交所金融板块的整体表现也将对全球一级和二级市场相关公司形成联动影响。
2、股票私募基金发行回暖,行业“二八分化”明显。随着三季度A股市场升温,股票私募基金的发行也水涨船高。记者了解到,近期股票私募基金受到银行等渠道资金的青睐,发行较上半年显著好转,有百亿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一个月就增加近30亿元,9月份证券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亦创今年3月以来新高。
3、多业务向好,券商业绩有望持续改善。28家上市券商9月经营数据月报已全部公告,从9月经营数据环比来看,上市券商整体扣非母公司综合收益环比增长89.1%、净利润环比增长19.8%,业绩环比高增长主因归于交投持续活跃,成交金额、股债指数、两融余额等持续回暖。
4、医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创新能力获扶持。我国医药产业近期暖风频吹,迎来了重大政策红利,鼓励创新正成为政策的主流导向。
5、继续挖掘高端制造和消费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9月份以来,半导体芯片、5G、电子等高端制造类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到,经过多年的投入,我国在半导体芯片、5G设备等领域逐步由追赶者变为领先者。
6、环保板块崛起,预计行业增速超20%。近期,环保概念成为市场热点,PM2.5、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板块表现突出。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已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情况看,园林生态、环境监测、水环境治理等相关公司的业绩有望继续向好,行业增速全年超过20%是大概率事件。
7、本周解禁市值432亿元,环比减少逾三成。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两市共有27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29.61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35%。
8、据统计,在剔除未开板的新股后,年内申购的新股上市后平均一字板数量为9.65个,而低价发行的新股连续一字板数量明显多很多。数据显示,年内已发行的新股中,发行价最低的10只新股上市后平均一字板数量约16个,“起步价”也有11个。
9、68家寿险公司合计净利占比不足行业两成,大公司招募行业近90%新增人力。近期,记者获悉,中保协发布了《回归保险本源,中小寿险公司发展之道》课题研究报告。报告表示,中国寿险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但马太效应显著。
10、23只*ST股三季报预亏,400余只重仓基金或大幅减仓。数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共有42只*ST股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23只明确表示业绩会继续亏损。这也意味着,如果2017年四季度这23只个股不能实现全年扭亏,那么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三、微观面
1、全新好二度重组遭问询,海沪工高溢价收购受关注。二度重组,加上公司控制权又频生变动,深交所自然高度关注。10月18日,深交所发出问询函,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重组上市、交易方式、收购标的业绩承诺和估值等连发29问。
2、乐视称“贾跃亭败诉”说法失实,顾颖琼表示要反诉贾跃亭。记者就此消息向乐视方面求证。乐视控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顾颖琼又在混淆视听,贾跃亭诉顾颖琼一案并未正式开庭,何来败诉之说。该案件将在一个月后正式开庭。”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