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运会上,从杭州奥体中心、萧山体育中心体育馆等比赛场地,再到杭州闹市街头的大型裸眼3D装置、西湖边的电子鱼缸……由深圳洲明科技研发的LED显示产品及解决方案,尽情展示了智能光显技术的创新应用。
除此之外,华为、中建钢构、海能达、创维数字、奥拓电子、领先康体等众多深企也参与了本届亚运会的相关工作,涉及场馆建设、设备器材供应、赛场内外保障等环节。运动健儿争金夺银的亚运赛场,亦成为展示深圳新型工业化力量的重要舞台。
加持新技术“智造”更进步
新型工业化指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力量,推动工业化进程的转型升级,它具备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等特征,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深圳工业企业不断加码技术创新,加速数实融合进程,推动生产管理、产品服务步步高。
10月2日,比亚迪发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75万辆,同比增长43%。本年累计销量为207.96万辆,同比增长76.23%。9月实现乘用车出口28039辆,同比增长达到262.4%。
强劲的数据背后,是技术创新的力量。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精密机械与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相互融合。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冲压车间,大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机器人自动送料冲压线,有条不紊地制作汽车“外套”;完成冲压的“外套”通过履带传送到下一环节,机械手臂紧锣密鼓地开始全自动零部件蓝光检测过程,进行三坐标高精密检测,从而保证零部件尺寸和精度达标;在无人焊装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们通过特定的编程,默契配合,精准焊接,可同时生产不同的车型;之后车体电泳涂装、密封胶喷涂环节,也全部由灵巧的机械手完成;在总装车间,每辆汽车需要装配数千个种类繁复的零件,其中的整车底盘合装、动力电池合装,技术工人与各类智能设备通过人机协作,高效完成了这些精度控制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
在洲明科技二期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全面引入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打通了原材料收货、质检、入库、出库、产线边供料至成品入库、出库等全流程,每条智能化LED生产线只需要3-4人完成辅助工作。
信息技术的加持,令传统的LED显示产品焕发了新力量。在此次亚运赛场上,洲明科技利用信号控制、内容显示等技术手段,结合视频回放、直播、互动系统,让显示屏成为对场馆集成化掌控和与观众实现智能交互的重要平台。
外贸“新三样”内生动力强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当前,深圳正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去年6月,深圳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点布局网络与通信、智能传感器、新能源等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合成生物、空天技术等8大未来产业,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总部位于龙华的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智能传感器领域内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安全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增幅超过20%。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我们将积极研发智能传感器国产替代技术,增加新产品线,夯实研发能力,形成新的营收增长点。”公司负责人刘斌说。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3.3%、27.4%。
新型工业化让“深圳智造”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成为深圳外贸产品“新三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正不断孕育深圳新型工业化的内生动力。
(原标题《亚运赛场成为展示深圳新型工业化力量的重要舞台,技术创新助力深圳“智造”》)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