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特殊的“黄金周”,南山区学生芭蕾舞团(下称:“南芭”)在国庆节长假期间,引进国际国内各大院团教授、首席莅临指导,为全团孩子开展了为期3天的公益大师课,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大赛独舞剧目和芭蕾表演技能及芭蕾舞素养等方面开展。“南芭”全体共90余名师生分别在舞团的六个训练基地参加了此次公益大师课。
据南山区学生芭蕾舞团团长张琳琳介绍,此次特邀前来授课的分别是著名芭蕾舞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前系主任李春华教授和香港芭蕾舞团现任首席魏巍。李春华教授作为资深专家,在以俄罗斯芭蕾教学体系为主体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欧各派的现金教学方法,对不同层面、不同条件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创造性地教学。李春华教授著有《古典芭蕾训练伴奏谱集》《古典芭蕾教学法》《我的芭蕾世界》等书籍。魏巍老师在2003年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即加入了香港芭蕾舞团,2013年成为首席舞蹈员至今,并于2022年升任香港芭蕾舞团舞团导师。据张琳琳介绍,此次参加学习的芭蕾舞团员年龄最大的16岁,已经在“南芭”学习了6年,年龄最小的7岁,在舞团学习了一年,她们都是拥有芭蕾梦想的优秀孩子,此次能够近距离接触芭蕾舞大师,每个孩子都非常激动,对两位老师的精湛专业赞叹不已。
张琳琳认为,芭蕾是国际化的艺术种类,一定要定期“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真正专业的专家老师来给芭蕾舞团的孩子们上课非常重要,将大大提升孩子们的芭蕾素养及专业水平,开阔眼界,打开国际化艺术视野。她表示,自舞团成立以来,一直把国际交流课程作为“南芭”特色,本着“专家请进来,学习走出去”的策略,搭建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系列课程,利用各种假期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至今已先后从芬兰国家芭蕾舞团、奥地利萨尔茨堡实验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中外专业院校和团体引进9次中外大师课,3次国际国内交流课程。
据悉,“南芭”自2017年5月正式建团后,在美育道路上已践行6年有余。为增进教育分配均衡、优质资源流动、学生艺术普惠率,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于2017年制定了《“1+7”南山特色教育顶层设计方案》,并积极推进创建中小学生“走校艺术社团”的新型举措,“南山区学生(走校)芭蕾舞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公益芭蕾舞训练基地,搭建起“提高、中级、高级、高中舞团”四级梯队和南外(集团)等学校构成的十三大基地,探索出一条创新区级艺术教育基地集团化管理的新模式。
“南芭”敢于革新实验,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团长张琳琳垫资购买把杆,一间破旧的乒乓球室就成了南芭的创始基地。从建立初期的“三无”局面,没经费、没学生、没场地,经过六年不断创新、突破、发展,到如今搭建起十三大教学基地,辐射南山全区招生,以分梯队走校模式开展芭蕾训练,实现了从“普及型艺术”到“高质效美育”的跨越式转变。
“南芭”自2017年5月成立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舞蹈团学员先后在国际、省市区级集体和个人赛事中取得近1600人次的奖项,其中包括2018年广东省第三届青少年舞蹈展演“银奖”、深圳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蝉联三届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比赛群舞“十佳特等奖”、PDE国际舞蹈比赛金奖等重要赛事活动的奖项。2023年8月,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23年中小学校美育优秀案例评选结果中,由南山区学生芭蕾舞团创始人、团长,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学校张琳琳老师撰写提交的优秀案例《全区普及高雅艺术,推动美育质效升级——南山区学生“走校芭蕾舞团”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荣获省级一等奖,这是本次评选中深圳市唯一获省级奖项的舞蹈类案例,也是南山区唯一获得省级一等奖的美育案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南芭”团长张琳琳表示,在美育道路上,她将始终坚持拼搏奋斗,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聚焦舞蹈艺术美育工作,积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片由南山区芭蕾舞团提供
编辑 林巧怡 二审 张萌 三审 吴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