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还在为毕业论文发愁的时候,她已经创办两家公司。
日本一位女企业家仁礼彩香,今年23岁,目前正从庆应大学休学中的她,已经创立过两家公司。
小学一年级时时,她说服幼儿园长创办小学;中学二年级的时候,自行找人投资成立第一间公司;等到她高二的时候,直接买下小学母校的经营权。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以为她有个有钱的老爸。其实她只是出生于一般家庭,爸爸是领死薪水的上班族,妈妈则是全职家庭主妇。
然而,仁礼彩香至今短短23年的人生,已经活得像是跟我们不同世界的人。
凡事保持怀疑,勇于提问“为什么”
一切的根本都来自于她小时候的教育,让她勇于对凡事保持怀疑,勇于提问“为什么”。
仁礼的第一个大写“为什么”,出自于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回顾幼儿时期的教育,仁礼说,当时就读的幼儿园教育理念较开放,老师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会马上用成人的经验给答案,而是反问孩子们: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为什么想这样做?”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勇于思考与表达。
仁礼说,老师们让她懂得区分“感情”与“理性”,不再只是情绪的表达,而能导向“我想要怎么做”的思索。
因此当她进入一般小学就读,面临“一个指令一个动作”、“教科书及老师以外的都是错的”的制式化教育后,每当她做出超前进度、或异于其他同学的表现,就会被老师劝阻,认为“现在做这个还太早”。
处处受到局限的她跑回幼儿园,对园长诉说她对小学的不满,表达自己想在一所“可以可以自由表达意见”、“能被倾听”的学校成长。
她甚至还对园长说:“希望园长能创办一所小学!”没想到她这个愿望居然实现了!隔年,她转学进入母校新设的小学部,不只如此,学校还让她参与教材及课程设计的规划。
如此特殊的经验,为仁礼彩香未来的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生就一定要跟社会脱轨?
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她发现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太脱离。每天接触到的对象只有父母,顶多有参加其他课后社团的人,多接触到校外的老师、教练。
仁礼心中浮现一个疑问,身为学生就一定要跟社会脱轨?为了更理解社会的运作,仁礼彩香对“创业”产生了兴趣。
她认为创业可以创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也能学习资金的流通,同时,她长久以来思考的教育问题,也有机会透过创办教育事业的公司来进行解决。
爸妈听到她的想法以后,表示愿意支持她的行为,然而光靠老爸的薪水终究是不够的,于是她找上了她当时的合气道教练。请有创立教学单位经验的教练指导她成立公司,同时,也说服她出资投资这家公司。
就这样,仁礼以高中生的身份,创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
数年后,仁礼升上高中二年级,当我们终于有勇气跟老师辩论小考答案是A不是C、这一题不应该扣分的时候,仁礼彩香凭着多年来累积的经验与资金,买下了自己从幼儿园念到小学的母校,正式参与学校的经营。
“创业”比“毕业”更重要
现在的仁礼彩香从就读的庆应义塾大学休学,将先前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交棒给后辈们,自己着手成立第二家公司,为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们,打造能自由实践想法的园地。
从小就被教育“有些事,你长大就懂了”的我们,懵懵懂懂的长大后,被社会洗礼后确实懂了很多,但同时也错过了很多自己下决定的关头。
假如我们也能拥有仁礼那样的成长经历,假如我们也能遇到允许我们怀疑的师长,会不会现在的人生完全不一样呢?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