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级安排1412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钱用在哪?成效如何?
南方+
2023-09-27 16:51

走进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竹林公园里流水潺潺。戴记珠玑巷饭店老板戴德金感叹:“今年镇上大变样!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光,我们生意越来越好,收入至少增加了30%。”

“为了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圩镇,我们筹集各类资金约2.2亿元,完成主街道外立面、街道柏油路面等一批项目建设。”珠玑镇副镇长康怡说。

不仅在粤北地区,今年,广东下大力气真金白银支持“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省级共安排1412亿元,投入资金同口径较去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省级下达进度已超九成。

日前,广东省还印发《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下称《若干财政支持政策》)。一揽子支持政策有何特点?财力增在哪些方面?钱花出去效果如何?记者走访多地,从县镇村一线找答案、看成效。

真金白银奖励先进

投入资金较去年增加150亿元

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投入资金同口径较2022年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约150亿元,增幅11.9%,体现财政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为强化激励导向,广东省将根据“百千万工程”考核结果安排激励资金,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先进,激发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中,对县(市、区)层面,将根据“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分别按照创先、进位、消薄三类进行考核评价——对获评“优秀”等次的县(市)、在同一考核评价类别中排名比上一年度进步突出和跨类别进步的县(市)、获评“优秀”等次的消薄类区,给予资金奖励。

“我们将全力竞标争先,用2年左右时间迈进全国综合百强县行列,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GDP突破千亿元。”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说,“今年以来,高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加速推进,新招千万元以上项目33个,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54.2%。我们的甜美果海示范带还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对镇(乡)、村层面,广东省将对地级以上市按照规定数量推荐的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镇(乡)、村,给予资金奖励。

从县域深入镇村,高州也呈现出可喜态势——23个镇一次性成功创建省卫生镇,建成示范圩镇“高凉墟”,完成公路沿线300多公里的农房风貌提升,“美丽宜居村”占比提升至63.68%;加快建设互联网医共体,基层诊疗占比提升至77%;以城区高水平学校带动镇级学校办学水平提升。

不仅在这里,分类别、差异化财政激励有效激发各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肇庆封开县南丰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能源、水稻种植、畜禽养殖加工三大产业,目前投资超1.6亿元,推动超3000亩零散土地和撂荒土地流转;潮州潮安区彩塘镇推进制造业强镇建设,打造不锈钢产业“彩塘优品”招牌,鼓励支持企业推进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助推产业不断走向高端。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多元化投入汇聚更多力量

9月26日,广汕高铁正式通车。半小时内,可直达惠州;一小时内,广州市民便可以到汕尾金町湾踏浪。粤东地区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从此更加紧密。

“2017年以来,全省各级共计安排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57.0亿元支持广汕铁路建设,其中安排专项债券资金94.7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有力推动广汕铁路加快建设完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财政资金可“四两拨千斤”,广东不断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百千万工程”汇聚更多支持力量。

在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方面,省财政厅积极向中央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目前财政部已下达广东省(含深圳)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4633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

同时,广东“双管齐下”,以财政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百千万工程”。在肇庆市封开县,当地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捐资建设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我们在封开南丰镇投入超1000万元,一方面提升基层医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共同探索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的模式。”易方达公益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财政还与金融联动,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来更多金融活水下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省农担公司提供的300万元政策性担保,为我解了燃眉之急。”望着长势喜人的稻穗,汕头市水稻种植能手、种粮大户黄介茂开心地介绍,“我们引进了新大型生产加工设备,配套建设了新厂房、仓库,现在日产能达120吨,是之前的6倍!”

据统计,2019—2022年,广东省各级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32.3亿元;在政策性担保方面,省农担公司深化县域“政银担”合作,在全省27个农业大县设置办事处网点,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需求;省财政还出资3亿元设立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撬动银行授信6.25亿元,实际放贷4.62亿元,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政策支农支小作用。

腾出财力优先保障

重点领域“应保尽保”

持续增加的财政投入还投向了哪些领域?县域高质量发展、乡镇联城带村、镇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省财政保障突出重点,实现重点领域投入“应保尽保”。

来到江门鹤山,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隆基园区的建设正加速推进,数台吊机忙碌作业,各项工序推进如火如荼。今年省财政加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其中,投入50亿元支持实施产业有序转移,多措并举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我们用好财政资金,推动隆基绿能公司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落地江门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首期投资45亿元的10GW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80亿元。”鹤山市财政局局长黄伟强说。

为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广东省投入73亿元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其中,安排20亿元支持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以在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珠海为例,当地提出五方面11项扶持措施发展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未来3年将投入10亿元,对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给予财政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域投入方面,广东安排40亿元支持建设“四好农村路”。

“今年我们仅涉农资金就统筹安排了1.35亿元投入这项工作。”龙川县委书记刘力介绍,“不久前我们成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名单,龙川县‘1号公路’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等融合发展,在惠农增收方面颇有成效。”

同时,广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将不符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政策项目、到期项目或已完成既定政策目标任务的资金予以退坡、退出,腾出财力优先用于保障“百千万工程”。

“一竿子插到底”

推动省级资金全面直达县(市)

县域,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广东聚焦县域,不“撒胡椒面”,建立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让县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时能“轻装上阵”。

具体来看,广东省正推动省级资金全面直达县(市),全面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管理机制,在现有36个县区实施直达机制的基础上,全面覆盖到全省57个县(市),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基本、兜牢底线”,让省级资金、库款“一竿子插到底”,目前大部分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已实现直达所有县(市)。

其中益处,基层干部感受明显。“今年5月底,我们纳入财政省直管后,省财政补助资金拨付更稳定及时,财政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省财政补助资金直接分配和下达到直管县(市),大大节省了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茂名信宜市财政局局长罗魏冰说。

不仅如此,县域也需要持续提升资源统筹能力,让各地能够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集中财力干大事。这也是新一轮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的重点,确保80%以上省级涉农资金下放市县。

如今,走在依山傍水的肇庆市广宁县罗锅古街上,美丽清澈的绥江蜿蜒而过,整洁清爽的村舍依江而建。广宁县将农业农村部门统筹的880万元资金,奖补全县176个行政村,强化农村污水设施运维管理,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灵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硬约束,广东明确,按照“先定事项再议经费”的要求,对需涉农资金保障的新增支出事项,原则上应参照新增专项资金程序报批。

根据《若干财政支持政策》,广东还将探索部分财政资金试行“补改投”,把无偿补助资金改为股权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持续壮大市县镇村等基层资产。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

铸造共同富裕的“新广东奇迹”

“广东是我国过去4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高度发达+高度不均’的典型代表——GDP总量不仅位居我国各省市第一,更是可以闯进‘全球前十’;然而,广东省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也十分突出。”

结合广东省情,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这样评价:“可以说,广东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从体量影响和模式探索上都事关践行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大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为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出的系列财政支持措施有什么特点亮点?他表示,广东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既凸显了推动协调发展的强大决心,也体现了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作方法上的做实做密。

“首先,既突出关键领域重点推进,又体现总体层面统筹协调。财政支持明确提出了诸多重点强化保障领域,这些领域抓住了协调发展的关键处,涵盖了县域经济、产业振兴、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马海涛提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尤其是在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教育和医疗方面,广东注重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加强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既立足投入的精准高效,又重视财源的长效保障。”他举例,通过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政策,建立合理增长机制。再如,出台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考核细则,明确到2025年,各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此外,还充分发挥广东经济发达、社会资本充裕的优势,重视投入来源的多元化。包括强调集聚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全力支持做好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社会资金、捐赠资金等重点要素保障工作。这些举措都意味着广东财政支持‘百千万工程’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为广东省内的协调发展提供长效保障。”马海涛说。

“第三,既强调严格规范强化监督,又彰显分类别、差异化有效激励。广东重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定期对财政支持政策进行动态评估,严禁借统筹整合名义挪用资金。同时又彰显分类别、差异化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他表示:“发挥财政职能、推进协调发展,是体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定位的重要要求。广东充分重视发挥财政的支持引导作用,推进‘百千万工程’,必将在过去四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广东奇迹’后,再次铸造共同富裕的‘新广东奇迹’。”

(原标题《今年省级安排1412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钱用在哪?成效如何?》)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