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擘画新篇章,平安深圳建设迈上新台阶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潘丽 文/图
2023-09-22 08:47
摘要

深圳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安总警情逐年下降,各类事故灾害及时有效处置,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位居前列……翻开近年平安深圳建设工作“成绩单”,不少亮点跃然纸上。

深圳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安总警情逐年下降,各类事故灾害及时有效处置,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位居前列……翻开近年平安深圳建设工作“成绩单”,不少亮点跃然纸上。

深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维护政治社会大局取得新成效

深圳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扎实开展专项行动,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以社会矛盾专项治理为抓手,深圳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处置在基层。以最高规格、最严要求、最强保障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重大时间节点维稳安保任务。

社会治安形势呈现新面貌

近年来,深圳严厉打击黄赌毒、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市社会治安总警情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扫黑除恶斗争满意度均稳居全省前列。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特别是侵财类案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力求快侦快破。只有案件破了,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感和获得感。”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电诈、毒品、养老诈骗、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及盗抢、黄赌等民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深圳始终攥紧“打”的拳头,“零懈怠”快破民生小案,“零容忍”攻坚突出犯罪。

同时,深圳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纳管群防群治队伍,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十户联防”组织。如福田区组织党员开展“包进联”活动,组建义警队伍,建立“三横八纵”巡逻勤务格局,依托“平安深圳”平台实现群防群治扁平化指挥,社区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高。

公共安全水平实现新提升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不可放松。2022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总数及伤亡人数全面下降,安全发展核心指标在国内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水平,深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其中,盐田区编织了公共安全防护网,推进“情指行”一体化运作,固化“千车万警”大巡逻机制,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全面提升见警率、见灯率、管事率,推动治安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近年来,超强台风“山竹”“苏拉”“海葵”,以及“龙舟水”等极端天气接连登场,深圳各部门严阵以待、闻令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深圳防灾减灾的“铜墙铁壁”。

社会治理格局迈出新步伐

针对治理亟需、群众急盼的制度需求,深圳先后出台全国首部《深圳经济特区平安建设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修订各领域法规,以良法引领改革、推动发展、保障善治,以高水平平安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深圳还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立市、区、街、社四级齐抓共管、联动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社会治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夯实社会治理“块数据”智能底板,建成涵盖2000多万人口、400多万商事主体、62万栋房屋的社会治理大数据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深圳深入推进全市综合网格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推动城中村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完善“网格员+楼栋长”基层治理模式,基本实现城中村、物业小区全覆盖。以龙华区为例,全区6个街道、69个社区(含新分设)划分512个街区网格,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片区(街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工作体系。全区配置2999名社区网格员,在网格中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诉求,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原标题《砥砺前行擘画新篇章,平安深圳建设迈上新台阶》)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潘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