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科技驱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3-09-18 19:15
摘要

毕马威中国主办的第六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公布及颁奖仪式暨2023年汽车行业转型领军企业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

记者9月18日了解到,由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指导,毕马威中国主办的第六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公布及颁奖仪式暨2023年汽车行业转型领军企业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政、学、企等领域嘉宾共同围绕技术创新引领汽车行业转型展开讨论,讨论行业变革、展望未来格局。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的首席合伙人杨洁表示,传统汽车产业正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方向创新升级,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汽车正在由纯代步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演变,成为集出行、娱乐、办公于一体并嵌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面对新机遇,众多投资者们除了提升产品力外,还努力朝着科技服务方向布局。

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及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诺伯特表示,新能源汽车依然是近期最大亮点,已经超期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并全面进入市场化驱动新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审计主管合伙人徐侃瓴表示,得益于技术逐步成熟和成本下降,2022年我国在售新车L2(L2级别自动驾驶)和L3(L3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分别为35%和9%。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趋于理性,商业化落地及预期盈利性逐渐成为影响投资人决策的关键性指标。

由于国内品牌在电动车领域起步较早,通过电动车的快速上量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今年以来,中国车企继续深耕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同时也在加快布局以欧洲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跨国并购、建厂、成立研发中心、开拓销售渠道等消息频出,本地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当前,在传统燃油车企比拼全周期减排的背景下,作为降碳主力军,ESG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也日益凸显。相比燃油车企对尾气排放和生产环节的减排高度关注,新能源车企则更加领域关注回收再利用问题,例如电池回收、制造材料回收等。毕马威中国指出,在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虽然从短期看,车企的经营成本可能上升,进而影响企业效益;但从长期看,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低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升生产效率。

附: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榜单

*以下名单按照企业简称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领先企业榜

艾拉比智能

阿维塔科技

伯镭科技

博雷顿

比博斯特

曹操出行

楚航科技

东软睿驰

导远电子

电享科技

富兰光学

福瑞泰克

格陆博

高合汽车

华砺智行

宏景智驾

禾多科技

红河谷

航盛电子

瀚思通

均联智行

极豆科技

亮道智能

利氪科技

镭神智能

摩登汽车

镁佳科技

哪吒汽车

全路程

前晨

轻舟智航

四维智联

斯年智驾

森思泰克

T3出行

享道出行

西井科技

一径科技

元戎启行

元橡科技

友道智途

嬴彻科技

映驰科技

翌擎科技

驭势科技

中科慧拓

主线科技

智加科技

智驾科技

泽景

新锐企业榜

阿凡提科技

复睿智行

华玉通软

和夏科技

九识

几何伙伴

觉非科技

鉴智机器人

流马锐驰

路凯智行

敏桥科技

美均电子

麦腾物联

沛岱汽车

清研智行

睿维视

始途科技

探维科技

星河智联

行深智能

一清创新

云驰未来

悠跑科技

易咖智车

耀出行

英创汇智

中智行

(图片由毕马威中国提供)

(原标题《毕马威中国:科技驱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