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毕马威中国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举行“逐浪前行”主题日,聚焦于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家族办公室、私募基金等热门议题,全方位展示最新洞察及前瞻视角。
以科技驱动金融业发展
服贸会现场,毕马威中国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总监任东旭在金融科技议题中发表“构筑数智分析体系 强化金融机构决策中枢”主旨演讲。任东旭建议,金融企业应以场景为载体分4个步骤开展数智分析体系建设,首先对场景进行提炼,识别不同用户的关注重点,提炼智能分析场景;其次是构建标准化经营分析指标库,并梳理对应的指标口径、基础加工规则及数据来源;再次利用可视化设计,拆解各场景分析内容、展示逻辑、展示形式,支持使用者对信息获取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最后进行系统建设,根据可视化设计的内容在相关工具上实施落地。
毕马威中国金融数字化赋能咨询副总监韦田田发表“资管公司数据治理:构建数字智能的未来”主旨演讲,韦田田认为,数据治理能够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减少违规和数据泄露的风险,可帮助资管公司识别数据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利用数据洞察来发现新的商机和服务方式。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风险科技总监刘译聪发表“公司信贷业务数智化挑战与应对”主旨演讲,刘译聪表示,信贷政策是银行信贷投放的纲领,是主动式管理的核心,是金融大脑的中枢管控组件。银行信贷政策需要数智化升级,动态捕捉行业变化及风险,快速认知与剖析新兴产业,为信贷政策决策赋能。
发布两项重大方案成果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效能管理总监刘秀凤在服贸会上发布了覆盖FinOps全链路的云成本精益管理解决方案。刘秀凤建议,金融企业可分多个步骤开展云成本精益管理体系建设。首先梳理云资源成本全景,形成云成本分层分级完整视图,再明确企业云能力画像,提供标准化云服务清单的解决方案,并构建标准化、可扩展的云服务成本模型,计量服务单元的标准成本,并将该标准贯穿成本预测、成本监控、成本分析的全链路,再结合多维定价策略,开展资源计量计费,并制定公允结算机制,将云成本账单分摊至系统、业务,打通业务、科技、财务各方视角,进而落地云资源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举措。据了解,该方案可帮助企业云资源管理当期提效超过20%,持续助力云资源管理标准化、减少闲置云资源、提升资源运行效率。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治理、合规与风险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徐捷在会上发布了“毕马威一体化智能合规解决方案”。徐捷介绍表示,该方案以协助金融机构建立涵盖核心监管规则、行业监管处罚、风险事件等多维数据的专业金融合规数据库为起点,运用统一的合规标签,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建立数据关联与穿透,推动合规数据资产与合规管理场景的结合,提升合规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及敏捷度,赋能各层级管理人员,助力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合规管理质效。
《中国工业科技企业观察报告》发布
当前中国工业科技创新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核心技术遏制的挑战期,更处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期。服贸会现场,毕马威中国联合云晖资本共同发布《中国工业科技企业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是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十周年,全球工业化格局和技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报告》结合工业发展的迭代更新,提出了“工业科技”概念。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张京京、云晖资本创始合伙人朱锋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报告》能帮助更多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工业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圆桌环节,毕马威中国北方区资本市场发展主管合伙人郭成专、云晖资本创始合伙人段爱民,芯行纪CEO施海勇,弘玑科技CEO高煜光,橙子自动化CEO邵勇锋围绕工业科技企业取得的成就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他们表示,当前中国工业科技创新面临着“三期叠加”新形势,就高科技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及服务而言,自主可控需求日益强烈,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同时,未来高附加值科技产品国产化率将加速提升,各工业科技企业只有顺应新型工业化潮流,才能加快实现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图片由毕马威中国提供)
(原标题《聚焦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发展,毕马威中国“逐浪”2023服贸会》)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