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华侨城·螺溪谷项目成为全省典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2023-08-29 18:35

走进广东省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游客拍照打卡不断,体验客家文化,购买青梅酒、擂茶等特产,好客村民招呼不停。村容村貌更加靓丽、村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治理更加完善,一个个变化,是华侨城·螺溪谷项目促乡村振兴的有力证明。

华侨城·螺溪谷项目,是深圳市坪山区政府、华侨城深东集团对口帮扶陆河县螺溪镇的旅游帮扶项目。项目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景区建设和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着力于乡村环境提升、乡村设施完善、乡村文化构建、村民就业培训、特色农产品开发五大方面,探索形成全新的旅游帮扶体系。近日,该项目获评2022年广东“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十大典型案例”。

打好“旅游牌” 以乡村旅游助推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华侨城深东集团对欧田村进行项目改造,塑造陆河乡村旅游品牌,通过旅游与社区共进的理念下的空间格局重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整合全域旅游资源,实现螺溪谷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将“时尚与乡土融合、居民与游客共享、旅游与社区共进”作为发展理念,盘活村落内闲置的农宅与农田资源,构建集客家文化体验、乡村民宿度假、生态康养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乡村旅游度假区,塑造陆河乡村旅游龙头品牌,探索旅游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螺溪谷景区,项目打造了火龙广场、欧田书舍、农礼铺子、青梅酒吧、擂茶会馆、手工作坊、梦想田园、客家民宿、生态农场、梅园小筑、“微风食课”风景餐厅、度假山居、客家会馆等13个体验空间,为游客打造独特多样的旅游体验。

为引领“全域旅游”,项目联手华侨城、知名旅行社,联动陆河县罗洞万亩梅园、白水寨景区、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御水湾温泉度假村等旅游景区,设计一年四季的活动方案,带动旅行团队消费。项目团队不断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包装打造乡村旅游产品,精心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使得螺溪谷景区的旅游项目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亮点和重要渠道。

促进群众增收 多措并举助力群众“富”口袋

以产业助就业,盘活资源多措并举助力群众增收。华侨城·螺溪谷项目的实施,动员村民共同参与发展,融合了土地、技术、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全面盘活了农村各类资源。通过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流转闲置土地,提供就业机会,保价收购产品等帮扶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

以硁仔里村为例,村民以土地、山林、房屋等作为资源租用给华侨城进行开发,平均每年可获得20多万元的稳定租金收入;本地贫困人口共有10多位年轻人通过华侨城再就业培训入职该项目成为华侨城的正式员工,实现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华侨城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优先聘用本地贫困户群众、留守人员,带动本村村民实现开门就业、本地就业,聘请了当地村民为田园农场翻地、种植、施肥、除草等,仅以上两项就为当地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把土地经营权变成股权,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统筹六个村,共3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华侨城项目,每年给予10%的分红收益,用于群众增收。在华侨城项目的辐射带动下,本地村民依托与日俱增的旅游人流量,就近开办起了10多间民宿、农家乐和小卖部,经济收入渠道更加宽广。“我们现在口袋鼓起来了,回乡建设的人也多了,日子真的越过越好。”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发展全域旅游合作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项目将一所废弃的欧田小学改造成欧田书舍,建设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图书馆,组织贫困户召开了多场教育培训,让村民学习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提升能力。项目还经常组织村里的小朋友开展“相约好书·牵手阅读”活动,让小朋友们长知识、长见闻,不断丰富知识财富。

以党建结对促进对口帮扶。深东集团粤东项目联合党支部与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在理论交流、组织建设,一对一帮扶等方面开展各项党员共建活动。

华侨城∙螺溪谷文旅项目作为陆河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示范性标杆项目,是创新型精准扶贫的典范。借力螺溪谷项目辐射引领,螺溪镇得以将众多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全力推进“五个旅游片区”和“四个农业产业基地”开发建设。

如今,项目正加强发展全域旅游合作,打响陆河生态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谱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