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川工作组组长李兴文: “一个龙头两翼齐飞” 助甘孜州发展

读特记者 冯庆
2017-10-17 08:50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李兴文表示,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以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州的重大战略部署。2016年10月,对口支援甘孜州工作被赋予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使命,甘孜州亦成为全国同时接受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地级市(州)之一。

三年以来,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的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特点?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广东省与甘孜州可以在哪些方面对接资源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本报“大局”甘孜采访组专访了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组长、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兴文。

80%用于改善民生  广东援甘项目达213个7亿多元

据了解,2015年2月,广东省制定对口支援甘孜州实施方案,并于当年8月正式派出前方工作组前往甘孜州。

李兴文介绍说,根据广东省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工作机制上,采用“省统筹,市配合,分片联系到县”方式,即省援藏援疆办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前方工作组负责与甘孜州协商草拟对口支援规划以及年度项目计划、协助推动援建项目实施、监督检查援建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珠三角相关市与甘孜州所辖县建立联系并配合衔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资金安排上,从2014年起援助资金按平均每县每年不低于1000万的标准安排。“甘孜州总共18个县(市),每年援助总额为1.8亿元,从2015年开始每年按5%比例递增。”

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项目213个,涉及援建资金7.75亿元。而在相关计划及“十三五”援川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广东省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牢牢坚守援建项目和资金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项目和用于基层这两条红线,做到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向贫困人口倾斜,重点推进与当地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建设。

六个方面重点发力  医疗教育招商脱贫齐头并进

“前方工作组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个龙头,两翼齐飞’对口支援总体思路,对照国家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努力助推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李兴文表示,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以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农牧民生活生产条件稳步提升,帮助“住房最危险、生活最困难”的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实施藏区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居及农牧民住房建设项目21个,惠及2208户家庭;支持建设小康示范村、美丽新村等27个项目;支持3个县(市)建设完成供水工程,解决沿线地区干部群众的安全饮水尤其是冬季缺水问题。

二是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通过基层卫生院项目建设及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使州内患者“足不出乡”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

三是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实施教育项目47个,重点支持县(市)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开展教师校长队伍培训,协调有关单位及慈善组织展开资助1820名贫困大学生。组织甘孜22所中小学372名师生赴广东,实施粤甘两地中小学“结对子”计划。

四是产业招商合作稳步提升。配合甘孜州在广州、深圳等地举办26场投资推介会,广泛宣传甘孜州绿色能源、生态旅游、优势矿产业、现代农牧业、特色文化业、中藏药业六大特色产业。

创新拓展对接领域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都是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都是贯彻落实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具体实践。李兴文表示,下一步,前方工作组将进一步深化“一个龙头、两翼齐飞”工作格局。具体包括使援建资金进一步向民生领域特别是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苦户倾斜;聚焦甘孜州六大特色产业,协助其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和基层服务体系;精准招商推动两地企业和市场有效对接等等。

另一方面,还将进一步创新拓展对接领域。在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两地各级各部门建立完善对接合作机制,拓宽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丰富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