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深圳“广场舞大妈”那些事!这部广播剧获省“五个一”大奖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2017-10-17 07:59
摘要

剧情简介:广播剧《社区达人关大姐》讲述了一个开放社会幸福社区普通居民关大姐积极面对生活、不懈进取、最后终于实现个人梦想的励志故事。

一部专门写深圳“广场舞大妈”的广播剧《社区达人关大姐》,获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据悉,《社区达人关大姐》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以“反映社区生活”为主题的轻喜剧风格广播剧,编剧牛金瓶表示,《社区达人关大姐》是在深入社区调研时获得的灵感。

《社区达人关大姐》由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宝安广电中心制作,以“千人舞蹈”为依托,讲述了发生在社区的、时下老百姓建设新生活的事儿。作为深圳知名编剧、原宝安广播电视中心总编室主任,牛金瓶告诉记者:“这是我在宝安社区做调研时获得的灵感,当时了解到许多鲜活的故事,促成了该剧的产生。关大姐这个人物是众多社区大妈的缩影,展现的就是她们的酸甜苦辣,这部作品就是社区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编剧牛金瓶 

许多听众和专家认为,该剧采用轻喜剧形式,为以往广播剧创作所鲜见,是对广播剧创作形式的有益探索和成功拓展。“轻喜剧俏皮轻灵,受形式所限,在开掘主题方面,往往难于深入。”牛金瓶说,《社区达人关大姐》在这方面做了突破,采取轻喜剧形式人物塑造丰满生动,从平凡生活中提炼正能量主题的价值追求,在小人物的庸常世界琐屑生活里发现美好、汲取力量,从平民休戚里发现并且准确展示幽默底蕴和乐观情绪的美学追求。

“剧中的关大姐和许多人物都有着中国和谐社会基层人物在幸福生活中的乐观幽默。轻松诙谐的语言让全剧泛浮着舒心坦然的向上情绪,闪烁着光明机智的美学光辉,沁人心脾。”

牛金瓶有着多年基层文艺工作经验,此前她创作的十集广播报道剧《好人丛飞》、儿童广播剧《小米》等等,均立足于表现本土真实的城市生活。她认为,广播剧精品的成败关键就在于抓选题。“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要从平凡生活中提炼正能量,在小人物的琐屑生活里发现美好、传播美好。我努力把握住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域特点,关注发生在身边却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和事,从而制作立足本地、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作品。”

“深圳年轻、创新、包容,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奇迹。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找到好素材。”

录制现场

剧情简介

广播剧《社区达人关大姐》讲述了一个开放社会幸福社区普通居民关大姐积极面对生活、不懈进取、最后终于实现个人梦想的励志故事。

幸福港湾小区要代表市里参加中央台的一档电视节目《社区达人》,东北来的关大姐在和上海来的豆奶奶进行PK赛后获胜,成了幸福港湾社区千人舞蹈的领舞兼召集人。关大姐的老伴丁老师非常反对她做这个召集人,一是怕妻子太辛苦,二是怕打乱家里的生活秩序。

丁老师是个高中语言教师,有点大男子主义,而关大姐就是个普通工人,一辈子就是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崇拜丈夫伺候孩子,一辈子对丁老师是言听计从,从来不对丁老师说不。可这次的千人舞蹈活动关大姐却是有了自己的主意——退休后,她和丁老师来到了深圳,来到女儿家,来到了这个叫幸福港湾的小区居住,她觉得“大家住得近了,心却远了”。她就是想要用千人舞蹈这个平台来建立邻里间对小区的集体荣誉感,这就是她的中国梦。用她的话是“就是头拱地,也得把这活干好”。

千人舞蹈队有几个老年文艺骨干,分别来自上海、北京、四川等,性格也各有特色。有个头发染成七种颜色,外号“刹马特”的小青年用高音大喇叭扰乱广场舞,而且是受本小区十三家居民所托。老人们很生气,“刹马特”也不肯让步,正在僵持之际,“刹马特”的音响被盗了。“刹马特”怀疑是大妈们指使人玩恶作剧,双方大吵一场。经过一番调查和侦察,关大姐发现了盗贼的踪迹,立即打“110”报警,经过一场斗智斗勇,嫌犯被抓住了。

“刹马特”为了感谢关大姐,主动带着自己的音响为千人舞蹈伴奏,也注意严格控制时间和音量,“音响风波”总算过去了,可人数还是不够。担任领舞之职的关大姐四处奔波,还动员丈夫上场,丁老师于是装病把关大姐留在了家中。经过几场冲突,社区李主任和邻居们纷纷出手相助。

最后,关大姐带领千名舞蹈者在《为幸福喝彩》的欢快旋律中翩翩起舞,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录像。关大姐在这个事件中受到锻炼,性格成长,邻里更和谐了,老伴也服气了。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