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4个月追看20多场《咏春》:追的是剧,更是“光”
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2023-08-26 11:16
收录于专题:咏春

8月25日-27日,深圳出品舞剧《咏春》开启在苏州的巡演,这是《咏春》巡演抵达的第22个城市。Momo告诉记者,她已经买好了苏州三个场次的票。那将是她观看的第20场《咏春》。而另一位观众春风,也在几天前看了她的第21场《咏春》。

“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这是《咏春》的Slogan。《咏春》的这束光,点亮的不仅仅是剧中人,也点亮了无数观众。许多观众一路追“光”,跟随《咏春》的巡演,一次又一次地观看这部舞剧。

这束“光”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能让人如此着迷?读特记者采访连看《咏春》二十多场的“追光者”Momo及春风,听她们讲述这部舞剧带来的震撼及感动。

《咏春》剧照,演出方供图

初识《咏春》:这个舞台不简单

对于春风来说,第一次邂逅发生在b站的跨年的晚会上。“当时看到的片段是几大掌门对决,叶问一对四”,春风还记得片段中的每个细节,“那一瞬间,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春风从小学习中国舞,后来又在学校加入了武术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当她第一次看到《咏春》这部舞武融合的创新之作时,惊为天人,仿佛是命中注定。

而Momo的初遇则发生在上海的剧场。作为一个从小在音乐世家长大、深受话剧熏陶的资深戏迷,她熟知韩真、周莉亚导演的《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当听说《咏春》这部新剧要来上海演出,她毫不犹豫买下了上海第一场的票。

“我上半场只看了一会,就发现其丰富程度远超想象。它是双线叙事,舞台上那么多群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经历某种情节。这令我意识到,它需要观众在欣赏时细细品读其中味道,一场远远不够。”

“所以我在中场就立即买下了余下三场的票。果然,下半场五大掌门的对决更加证实了这一点。看完上海的四场之后,觉得自己特别上头,正好之后有几站巡演是在无锡和南京,都是离上海比较近的地方,当时就想着就近也看几场,从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一场戏看下来后,Momo和春风都意识到,这个舞台不简单——这绝不仅仅是一部舞剧,它蕴含了太多值得细细挖掘的内涵。于是,她们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追剧之旅,多个城市奔波,各自看了20多场巡演。

图片来源:春风

百看不厌:每次刷新都会掉落一些小彩蛋

对于春风和Momo来说,《咏春》是一部“百看不厌”的佳作。多次重温,它依然能带来满满的新鲜感。

“我常说这部剧是‘常看常新’的”,春风解释道。她看过的每一场,都让她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无论是作品本身的内涵,还是演员的成长,每一次都是新鲜的,每一次都在挖掘新的体会。

“每一次看,人物的互动都会有小小的改动,就是会有一种随机刷新的感觉,每次刷新都会掉落一些小彩蛋。”

Momo也分享了同样的感受。她会在多次观摩中,从关注整体转向关注细节,发现演员们在用各种方式赋予角色新的灵魂,熟悉的剧作也会带来惊喜。

8月19日,广州《咏春》午场返场视频。视频来源:Momo

除了作品本身的升华,更让两人动容的是演员们的敬业与纯粹。

春风感慨每位演员都积极吸取观众反馈、不断改进、真诚对待每一位观众。她特别提到了几位演员:

“王剑老师是八极拳掌门的饰演者,他最打动我的是他对舞台的认真。在练习的时候他的眼睛被打得青了一大块,之后也有会被棍子打到手的情况,特别危险。但当问起的时候,明明手指都被打得弯不了,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啥事’,然后在舞台上给大家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陈贤哲老师珍视每一份远道而来的心意,不断用自己的努力来回馈台下满怀期待的我们。曾柏盛老师用自己的演绎,让不同的角色闪闪发光。王志伟老师让我们看到的,是他的真诚与珍惜——我珍惜在台下被照亮的时刻,而他也会珍惜观众许多次千里迢迢的奔赴。”

Momo也认为《咏春》剧组是一个很年轻、很认真的剧组。“他们很乐意听到观众的反馈。当我们反馈在某场演出里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细节,他们会特别的开心地说‘哎呀,你注意到了’。他们也会从我们的反馈中,保留一些观众觉得好的东西,剔除掉一些观众觉得不好的东西,然后在下一场演出中再反映出来。”

正是剧组演员的这份热忱和敬业,感染并凝聚了一批忠实的“复看党”。

我们都是光:平凡人也可以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对两人来说,《咏春》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呈现的不再是超人式的英雄,而是生活中的平凡人,而平凡人也可以成为那束光去照亮更多的人。

春风坦言最爱的角色是市井小民“猪肉荣”,“‘猪肉荣’是一个很典型的平凡小市民形象,但他愿意为了一份情谊去牺牲,为了心中的正义去做出抉择。而我们也正好就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但我们都有英雄梦。而平凡人并不意味着黯淡无光,平凡人也可以成为那束照亮别人的光,这是我从《咏春》里得到的共鸣。

而Momo最爱“导演”这个象征坚守内心光明的普通人,“饰演导演的张娅姝老师在之前的分享会中讲述了自己饰演导演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她一开始想要把导演演绎成生活中的英雄,但随着她不断的演绎,她就觉得导演这个角色,不是非得要成为一个大英雄。”

“因为这个导演可能就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就是其他人的一束光,就可以照亮其他人。这种演绎特别戳中我的心。我可以找到一些对应自己生活的共鸣。”

《咏春》剧照,演出方供图

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成为那光。”这是Momo和春风都非常喜欢的台词,也是所有《咏春》戏迷心中的光明密码。

春风说这句话隐含了观众与舞台的精妙互动,正是这种互动共生构成了《咏春》的生命力。“本身我们作为观众坐在舞台下,看着台上的光亮起时,其实那一刻我们就是被照亮的。然后我们在台下观看演员的演出,在谢幕时给予他们掌声,我们去跟巡演,我们去支持他们,他们也会感觉被我们照亮。

Momo认为,当观众为剧作倾倒时,剧作就成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这也是《咏春》给予观众最宝贵的馈赠。

余韵不绝: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及光芒

《咏春》的魅力不仅仅呈现在台上,在台下,它也唤起了春风和Momo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热爱。

春风从外地来到广东念书,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忱的她,也因《咏春》唤起对岭南文化的兴趣。例如舞剧里出现了“七十二房客”,春风就会去了解七十二房客的每一个角色叫什么名字,故事背景是怎样的。

Momo对《咏春》中出现的香云纱很感兴趣。“我从小在上海长大,在看这部剧之前,都不知道香云纱是什么。当我从剧中看到香云纱后,我会对它的制作工艺之类的很好奇。之前我有听到韩真导演介绍说制作香云纱时,会在晒莨场上进行晾晒,那是一个非常美的场景。我现在就特别好奇,很想在制作香云纱的季节去当地看一下。”

《咏春》剧照,演出方供图

两人对《咏春》的期许也很一致,都期待能看见剧组更多的成长,并希望《咏春》能走出国门,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及光芒。

Momo说:“我从4月份上海场开始看,每隔一段时间再重新看《咏春》,都能感觉到演员们的进步。这个剧组还很年轻,我希望剧组能继续努力,越来越好。”

春风说:“我希望他们能走出国门,能把中国故事、岭南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中春风、Momo均为化名)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