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河池市副市长、粤桂协作工作队副领队贾英竺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他要赶在参加市里的一个重要会议前签批几份有关乡村振兴工作文件。
贾英竺来自深圳市,因为“帮扶使命”与河池结缘。
2019年12月,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贾英竺响应组织号召,从原单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派驻河池市担任帮扶干部。
五年来,贾英竺在深河两市穿梭奔波,长期在河池大地上深耕细作,践行初心使命,交出了帮扶满意“答卷”,河池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产业共建纵深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之前河池条件的艰苦还是超出了想象。”贾英竺回忆起五年前初到河池的感受时说,当中巴车搭载他和队友们从南宁前往河池时,望着窗外淅沥沥的秋雨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腔热血的贾英竺头脑里一片空白。
与上一批帮扶工作队进行工作交接后,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贾英竺来不及休息就深入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池市的7个深度贫困县进行调研了解情况。临近春节,贾英竺才返回深圳过节。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后各地进行严格的防疫管控。
“春节过后不能按时回河池,我们当时心里非常着急。”贾英竺说,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最吃劲的一年。
虽然不能按时返回河池帮扶工作岗位,但贾英竺在深圳一刻也没有闲着。
河池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十几万人到深圳务工。贾英竺及时与企业、人社、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务帮扶工作。同时,当了解到河池农产品因疫情滞销后,贾英竺又积极寻找销路,为农民群众消除后顾之忧。
返回河池帮扶工作岗位后,贾英竺与队友们沉下身子,着力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协作、社会事业协作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结对帮扶各项工作。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和深圳市累计支持河池财政帮扶资金13.9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39个;引导76家广东企业到河池投资兴业;举办劳务培训班830期,培训贫困人口3万多人次……
在深圳、河池共同努力下,2020年,河池与全国全区一道如期实现全部脱贫摘帽,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河池华章。
“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贾英竺说。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贾英竺与工作队员们再出发。粤桂协作步入深层次、宽领域合作发展新阶段。
“我们加大了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领域合作力度。”贾英竺说,在产业方面,坚持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积极共建“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河池集聚。
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鸡,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于2021年成为广西第一个入选“圳品”的农产品。此后,贾英竺与粤桂协作工作队以“圳品”建设为抓手,通过打造具有更强创新性、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扎实做好消费帮扶工作。截至目前,河池共有32家企业51个“圳品”。
如今,无论走在红水河畔还是盘阳河边,无论是毛南山乡还是仫佬家园,随处可见粤桂协作结下的累累硕果。
在刚刚公布的2022年国家东西部协作成效考核成绩中,广东、广西均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和东部、西部考核“第一”的好成绩,这其中凝聚了贾英竺与粤桂协作工作队的心血。
自古忠孝难两全,酸甜苦辣一肩担。
“我们不是没有感情的人,但只因使命在肩。”贾英竺说,下一步,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履职尽责担当,认真做好粤桂协作工作,努力向党中央交出满意帮扶“答卷”。
(原标题《山海“结缘” 使命在肩——记河池市副市长、粤桂协作工作队副领队贾英竺》)
编辑 张玉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琨亚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