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渝: 产业扶贫重根本 深圳帮扶很给力

​读特记者 吕延涛 肖意 张雪松 林洲璐/文 邱海彬/图
2017-10-16 17:29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刘京渝说,围绕贵州省扶贫地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情况,做到四个“精准”:精准包装产业扶贫项目,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推介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招商产业扶贫项目。

“在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是重头戏。”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巡视员刘京渝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多年来,深圳对口帮扶贵州围绕长效促合作,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在“输血”的同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了贵州的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助扶贫,深圳太给力了!

“深圳帮扶的高质量体现在产业帮扶上。”刘京渝告诉记者,20多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深圳累计协助贵州举办招商推介会28次,共签协议金额达930亿元。支持打造深圳华润(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金海湖新区智慧产业园、长顺威远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引入华润、大中华等龙头企业入驻,吸引了一批大数据、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企业集聚发展。在产业转移方面,2015年11月,深圳市决定将深圳智慧产业园33家企业的制造基地整体转移至毕节经济开发区,建设“毕节·深圳智慧产业园”,签约资金达40亿元。

“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扎实做好招商工作,树立招商扶贫理念。”刘京渝说,去年,毕节市到深圳举办了扶贫专题招商引资推介会及项目签约仪式,华润集团、正威国际、中兴等知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会,推介项目22个,签约金额160.5亿元,“深圳实在太给力了!”

搭建绿色通道,让“黔货”风行全国

“省投资促进局坚决以脱贫攻坚统揽招商引资工作,精准推进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项目作为重点招商引资来抓。”刘京渝说,围绕贵州省扶贫地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情况,做到四个“精准”:精准包装产业扶贫项目,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推介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招商产业扶贫项目。

“在贵州农村,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具有突出优势,‘黔货’已经渐渐为人所熟知。” 刘京渝说,贵州正以此为出发点,在深圳等对口帮扶城市支持下,搭建起种养殖到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的“黔货出山”绿色通道,以电商等流通体系建设为带动,加快挖掘和培育名优特产品,让贵州优势农产品风行全国,推动贵州农民脱贫致富,形成可持续的致富通道。

产业扶贫要从实体经济入手

刘京渝说,产业扶贫最根本要从实体经济入手,通过招商引资把产业做活。

据其介绍,当前贵州结合自身优势,梳理大健康、大数据、农业等多个重点招商产业,这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2017年以来,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共指导全省66个贫困县策划编制招商项目2234个,涉及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等产业。在引资方面,贵州正抓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契机,设立投资事项代办服务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

刘京渝翻开《贵州省产业扶贫招商指南》告诉记者:“这本招商指南刚刚新鲜出炉,项目具体情况、支持政策、投资服务写得清清楚楚,我们要让更多投资商看到多彩贵州的美好前景!”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吕延涛 肖意 张雪松 林洲璐/文 邱海彬/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