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精准扶贫措施覆盖大方八成贫困人口
恒大投110亿帮扶毕节整市脱贫
大方县深圳对口帮扶村新貌。
磅礴乌蒙,云蒸霞蔚。
美丽大方,山峦叠翠。
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人口920万人,还有贫困人口92.43万人,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地区。
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自2015年12月1日起,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并自今年5月3日开始,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承担了毕节市其余6县3区的帮扶工作。
已帮扶大方近半贫困人口初步脱贫
无论大方,还是黔西、七星关区,在毕节一路走来,本报“大局”采访组一行到处都能看到恒大集团帮扶项目在当地动工、在建或是竣工的喜人场面。
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告诉记者,大方在一年多前还是重点贫困县,通过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已帮助约8.05万人初步实现脱贫,占总贫困人口的45%。
一年多来,恒大近三百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常驻大方,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贫困家庭创业扶贫、特困群体社会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帮扶,六大扶贫措施已覆盖全县80%的贫困人口,大方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到处欣欣向荣。
目前,恒大集团在大方全县的103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部基本竣工。其中,50个新农村、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个奢香古镇以及完全中学、职业技术学院、慈善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相继投入使用。287个肉牛养殖基地、22个蔬菜育苗中心、10223个蔬菜大棚、10.6万亩蔬菜大田基地、10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已投入生产,引进的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实现了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左二)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
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稳定脱贫
为助力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力推进大方帮扶项目同时,恒大集团今年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承担了毕节市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共6县3区的帮扶工作。
恒大集团方面表示,恒大将复制、推广帮扶大方县经验做法,抓住精准扶贫“牛鼻子”——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确保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易地搬迁扶贫方面,毕节市6县3区还有3.02万户、13.29万贫困老百姓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路、水、电“三不通”,房子不能遮风挡雨。恒大集团计划投入25亿元,和当地政府一道,一次性把三万余户全部移民搬迁到县城内。7月中旬,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九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30日前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产业扶贫方面,计划投入55亿元,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并引进、培育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帮扶20.3万户、6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就业扶贫方面,恒大集团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进的上下游企业就地吸纳一批、恒大下属企业吸纳一批、恒大战略合作伙伴吸纳一批,帮助毕节市5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从而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形成民企直接参与精准扶贫新模式
“恒大集团帮扶不仅资金投入力度大,更带来了帮扶团队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毕节市七星关区区长胡敬斌说,恒大集团在毕节投入了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技术、能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扶贫团队。
据悉,恒大集团共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扶贫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不脱贫、不收兵。
“恒大集团连续投入110亿元,帮扶毕节整市脱贫,形成民营企业直接参与精准扶贫新模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肯定地说,目前,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全市117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退出,284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出列,新扶贫标准下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7万人,脱贫攻坚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决心和强攻态势向纵深推进。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