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诗·老屋寒林帖》
原帖尺寸:纵112.5厘米 横58.3厘米
临帖尺寸:纵136厘米 横65厘米
释文:老屋寒林廿四泉,我来重补月村禅。只拈雪后昏雅思,古木荒陂一钓船。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作。和斋学兄政。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年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大学士、文学家、金石学家和书法家。
乾隆十七年中进士,授编修,任广东、江西、山东三省提督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辞章之学,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小石帆亭著录》《石洲诗话》《复初斋诗集》(42卷)《复初斋文集》(35卷)等。
翁方纲学识广博,对唐楷欧阳询、颜真卿等几大家均有精深研究与临习,对汉隶并东晋王羲之等行草大家亦下过很大功夫。作品温润典雅,其隶书多有碑意,行草则多含帖学之韵。
翁方纲治学严谨,习书更十分严谨,讲究笔笔有来历。清代书画评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乾隆间,都下言书推刘诸城(刘墉)、翁宛平(翁方纲)两家。戈先舟学士,宛平之婿而诸城之门人也。尝质诸城书诣宛平,宛平曰:‘问汝师哪一笔是古人。’诸城曰:‘我自成我耳,问汝翁哪一笔是自己。’”
《清朝书画录》说翁方纲和刘墉、梁同书和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与成亲王永瑆、刘墉、铁保并称“清朝四大书家”。翁方纲对欧阳询、颜真卿,以及唐人写经与汉隶均有精深研究,并融入书法风格之中。他70岁时尚能在灯下写细书,阅蝇头字。《梦园丛说》载:“翁覃溪先生能于一颗芝麻上写‘天下太平’四字,翁每过一岁,必在西瓜子上写四字楷书,五十岁后写‘万寿无疆’,六十岁后写‘天才万岁’,七十岁则变成‘天下太平’。”
其书法甚循法度,称无一笔无出处,行草书得二王与苏轼、米芾真谛,笔法老辣亦有金石韵味,跌宕起伏,浓淡相宜,控笔自如,善用腕力,丰润而遒劲。
翁方纲《自书诗·老屋寒林帖》是写给友人的,虽为隶书,但存篆书之韵,篆为隶,颇见古意。
《翁方纲行书论绛帖》为嘉庆四年(1799年)所书,其时翁方纲67岁,笔法古朴、老辣,沉着有力,枯润相宜,浑厚稳健,有苏轼《寒食帖》之风韵。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标题《翁方纲<自书诗·老屋寒林帖>》)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