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亮成长!“鲲鹏”奖全国巡讲亮相第31届全国书博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7-31 12:14

7月30日,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面向25岁以下青少年的科幻文学奖——“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全国巡讲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引起广泛关注。本次活动以“科幻照亮成长——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写作指津”为主题,首届“鲲鹏”奖获奖作品书系作者的现场分享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线上参与直播活动的科幻迷近2万人。

第一届“鲲鹏”奖获奖作品、短篇科幻小说集《联合世界逸事》的作者、现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一年级的李楚涵分享了创作心得,他表示自己在科幻写作中描绘一个时代的方式,是描绘那个时代中的人的冒险故事。“所以,我尽可能让我所写的故事多元化,并且更加贴近我们所生活的现实。在我看来,真正的科幻不是去描写未来的英雄,而是应该去描写未来的普通人。”

《人类文明的黄昏》和《2318:AI觉醒》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鲲鹏”奖,作者吕珈瑶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和科学设定。她表示,这两部作品均为人工智能题材,在她的作品中,AI所看到的世界是数据流,是各种比人类能看到的更加丰富的东西。在谈及家庭与学校对其科幻创作的影响时,她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个科幻迷,从小就经常给她讲科幻故事,为她种下了一颗科幻的种子。“也非常庆幸我进入了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这是所非常重视创新的学校,在学校里不仅有实验室,还有非常多的科技企业同学校进行合作活动,鼓励我们去创新。”

听了两位小作者的创作历程与想法,蓬莱科幻学院首席作家、后人类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杨平表示:“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本身写电脑、AI、网络这些东西比较多,所以我很关注人工智能意识的产生,还有在数字空间里一个意识会感知到什么样的东西,这也是我在作品中经常探讨的,而吕珈瑶同学在她的作品里就有特别好的想法,其对AI与人类的未来思考,是典型的硬派科幻的写法,充满技术化的想象,其对科技细节的描写非常精准,对科技知识点加工之后变成一个非常绝妙的科幻点,都是令人震惊的。李楚涵同学则更注重人物之间关系的阐述,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些实验性的做法,而且使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手法,这都是很有趣的尝试。”

在探讨有关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科幻作品时,杨平表示:“我们在科幻小说的创作中,涉及到历史题材时,如果不想落入穿越这个俗套,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虚构的方式,把科幻当中的理念放在古代环境下,看它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我们怎么能够在秦朝实现人工智能?3D打印能不能在宋朝时设计出来?依靠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在这一思路下写出的作品会很有趣,同时也很有想象力。当然,这也并非是唯一的创作思路。”

在谈到在作品中面对未来时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态度时,杨平谈道:现在西方有一个新的思潮叫作“太阳朋克”,通过新的科技创造出一个让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未来。但是在两位作者的作品中,他感受到的是,“人类生活在一个好的未来是不对的”,这是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本次活动主持人,“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科普阅读推广大使谢晨表示,科幻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成为一种思考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式,也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鲲鹏奖旨在引导青少年阅读和创作科幻,培育青少年原创科幻文学品牌,壮大科幻读者群和作者群,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幻文学和科幻教育来推动中国的科创教育、人文教育,提升青少年群体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让更多的青少年在阅读和创作科幻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尝试性研究,今后成为文理兼修的跨学科人才,成为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中流砥柱。

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知识出版社、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本项目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据悉,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正处于征稿阶段,25岁及以下青少年可关注“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官方微信参与。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科幻照亮成长  “鲲鹏”奖全国巡讲亮相第31届全国书博会》)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