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构建台风暴雨立体防范体系
读特记者方胜 张文嘉
2020-08-14 09:35
收录于专题: 应急城事

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210平方公里,提高城市“与洪水共存”的能力。

2018年9月,台风“山竹”正面袭击深圳,我市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防风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圳极端台风暴雨特别是短历时强降雨日益增多。且因人口和财富高度聚集,灾害风险越来越大,依靠加高加固堤防等强化工程体系的传统策略,难以消除洪涝风险,且更易陷入“堤防越高、人口和财富越聚集、一旦失事损失越大”的恶性循环。

在此形势下,深圳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积极转变防御理念,全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制定打造立体防范台风暴雨体系策略,探索超大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的新路径,有效应对了台风“山竹”等重大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转变防御思维,树立“恢复自然、与洪水共存”新理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长期与人类共生。我市积极转变防御思维,摈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传统理念,牢固树立“恢复自然、与洪水共存”等理念。

一方面,我市加强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监测。早在1994年,深圳率先在国内推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于深圳东西狭长,不同区域天气差异性极大,2007年,深圳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目前,我市建立起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一键式高效发布,并不断提升信息发布效率和精度。我市还完成了《深圳市河流洪水风险图》,推进深圳河湾片区城市洪涝模型,完成水文基础数据库建设,新建智慧三防决策指挥平台,构建三防通讯体系,在全市范围布设内涝自动化监测仪,风险预警、防控、应对能力有效增强。

另一方面,我市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暗涵复明、建设生态海堤以及拓展蓄滞洪区、湿地面积、更新沿河滨海等高风险区的建筑结构形态和材质等,变刚性防御为柔性防御,提高城市“与洪水共存”的能力。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21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1%。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此前联合组织开展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我市在北京、上海等同批14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雨水精细化管理。结合城市水文特点,划分排水片区,按片区实施雨水精细化管理。每个片区按地面表层(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浅层(完善河流、管网等现有防洪潮排涝体系)及深层(建设深层排水隧道系统),逐级消纳洪涝灾害风险。

改变设防标准,构建100~200年一遇防洪潮能力

2008年“6·13”超百年一遇暴雨、2014年“5·11”特大暴雨之后,深圳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不断加大工程和技术投入,建成比较完整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和应急体系。特别是从防灾减灾的实际出发,将深圳历史上最极端的台风、洪涝、风暴潮等灾害影响与传统的防洪潮排涝标准相结合,作为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建设工程、修编预案的标准,摆脱“百年一遇年年遇”的窘境。

目前,全市(不含深汕)整体防洪潮能力100~200年一遇,内涝防治能力基本达到20~50年一遇。全市河道总长999.91公里,海岸线总长260.50公里,海堤总长89.44公里,截至2019年底,按现行规划标准,河道防洪达标率为94%,防潮达标率为85.9%。共有水库155座,总库容9.45亿m3,其中大中型水库16座,总库容7.39亿m3。水闸79座,雨水排涝泵站133座,总装机流量1000.98m3/s。已完成市内所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近4年累计消除内涝点280个。现有雨水管道8547.48公里,近年来结合全市管网雨污分流和小区正本清源建设,以及随道路新建雨水管渠等,按照暴雨重现期不低于3年一遇标准新改扩建雨水管渠,特别重要地区按照5-10年建设,有效提升管网排水标准和服务能力。

此外,我市还大力强化洪水调度等非工程措施。通过提高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建立洪水模型等方式,实现洪水精细化调度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近年,新建的深圳河湾流域洪涝风险模型,在防范极端灾害天气中应用成效明显。

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滞洪区、海堤、泵站及水闸等设施为主体的防洪潮排涝工程体系,城市总体防洪减灾能力处于国内城市领先水平。当前的防洪排涝工程和应急体系,在我市洪涝灾害防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山竹”、“天鸽”等强台风以及2018年“8·29—8·31”特大暴雨的考验,全市已多年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洪涝灾情。

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水务应急指挥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市结合水污染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持续加大城市防洪潮排涝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力度,同时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软件”水平,形成市区联动、防抢结合、应急处置为一体的水务应急指挥管理体系。

例如,2018年9月,当年第22号台风“山竹”正面袭击深圳、带来疾风骤雨,成为35年来影响深圳最强台风。面对罕见的强台风袭击,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防风抗灾系列决策部署,市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防汛备汛指示要求,通宵达旦坐镇指挥;指导各区建立了涵盖排水、交警、城管、消防等领域的协作联动机制,防汛决策指挥、预报预警、社会动员“三个能力”有效提升;各级三防部门和有关单位迅速行动,社会各界全民动员,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防风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台风“山竹”影响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2019年,我市进行机构改革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市水务系统转变工作角色、认真梳理工作职责,以原三防体系为基础,对照水利部“加强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强化水工程调度、加强抢险技术支撑”的要求,建立起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机制,与应急管理局紧密协作,总体保障了全市“风调雨顺”。

新时期“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必将带领我市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对城市防洪减灾安全也带来新的考验。随着极端灾害天气日益频发,现有的洪涝灾害防御体系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市将进一步提高设防标准,打造立体排水工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度,抓好薄弱环节风险管理,加强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防范科普,进一步提升综合防洪减灾水平,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确保城市河湖安澜,长治久安。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方胜 张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