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了《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通过对该平台上100多万名中国大陆归国就业留学生的公开信息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后发现: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发展,其中金融、高科技行业最受青睐,而大外企依然具有更多吸引力。在区域方面,新一线城市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中国经济崛起吸引更多欧美国家留学生回国发展
据领英观察,近5年来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大陆就业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其中从美国、英国毕业的留学生在回国就业的留学生群体中占比最高,从2010年的49%上升到了2015年的56%。此外,在香港留学后返回大陆就业的人员在所有归国人员中占比上升得最快,从2010年的6%上升到现在的9%。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香港留学生是继美、英留学生后回大陆发展人数最多的,在全球排第三名。而5年前,澳大利亚留学生则在回国就业人员中排第三。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就业,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态势和吸引优秀人才的策略无不相关。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中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国家不断通过人才项目的形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还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造优良的创业平台和环境,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更好的发展机会是“海龟”们选择回国就业的普遍理由。对于金融行业,领英用户小张表示“国外的金融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很难融入其中,而现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机遇和晋升的空间更大。”很多的留学生认为“国内的互联网领域现在非常热,BAT地位强悍不可动摇、众多O2O企业遍地开花,加之中国的网民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互联网市场潜力非常大,所以回国发展机会更多,能做的也更多。”
金融高科技行业最受青睐 大外企依然有吸引力
对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留学生来说,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大多数人会集中选择金融、制造业、高科技、科研教育和企业管理服务等领域,从全行业看所占比例近五年稳定在65%。其中金融、企业管理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制造业、消费品行业作为第一份工作的占比明显下降。诸如安永、普华永道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渣打、花旗、HSBC等外资银行以及IBM、Microsoft等大型外企吸纳消化了大量“海龟”人才。
通过这一趋势可以看出,相比制造业与消费品行业,金融和高科技行业因为高薪、市场前景等因素已经成为留学生回国职业首选,这其中又属外企和IT/互联网企业最为热门,由于环境的利好,和自身对于留学经历的认可,成为“海龟”人员“收割机”。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在中国建立了总部,近年来诸如百威英博、通用电气、微软、英特尔、宝洁等企业更是在中国纷纷建立了研发中心,中国智慧已成为它们全球创新版图上的重要力量。Uber、Airbnb等新兴的海外优秀企业也都加紧布局中国市场。同样,在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的背景下,我国对于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和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可谓空前高涨,相较于国外,现在回国就业意味着拥有更活跃的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杭州吸引力上升最快 深圳去年有所上升
从海龟人群的就业区域分布看,回国后第一份工作选择在一线城市落脚的人员近年来有所下降,而杭州、成都、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海龟就业人员占比不断上涨。领英数据显示,五年前北上广深回国就业人员占比达到70%,2015年就降到了59%,到目前为止下降到50%。其中上海下降最多,北京其次,但广州、深圳基本持平,深圳在2015年甚至有所上升。
新一线城市近年来同样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又加之这些城市越来越利好的福利政策,以及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正在逐步吸引着更多”海龟”就业人员的青睐。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