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副州长黎艳萍: 让优质农产品摆上深圳人餐桌

读特记者 吕延涛 肖意 张雪松 林洲璐
2017-10-12 13:05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黎艳萍深情地说,17年的帮扶,深圳始终把黔南各族人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关爱,找到脱贫致富切入点,帮扶实实在在,帮扶卓有成效。

 

黔南州副州长黎艳萍(中)接受本报“大局”报道组采访。

奋发进取黔之南,赶超跨越花正红。

日前,深圳特区报“大局”采访报道组一行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在黔南州首府都匀市,提起深黔对口帮扶这些年,说到黔南正全力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甫一见面,苗族女子、55岁的黔南州副州长黎艳萍就打开了话匣子,连珠炮般数起了黔南州的家珍,一五一十道出了两地帮扶深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黎艳萍爽朗地说,“黔南州的老百姓永远记得,正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省、州共同努力和深圳17年的大力帮扶,才有今天的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黔南州现在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

“脱贫首先要找准穷根。深圳对黔南州的帮扶工作也是从穷根抓起,从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三大方面着手,抓得准,抓得好,抓出了成效。”采访组一行刚刚坐下,黎艳萍快人快语,直奔主题,爽朗的声音走廊上都能听得到。

早在1995年夏天,深圳近百家企业就组成了考察团,来到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考察贫困状况。随后,深圳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决定,从医疗、教育扶贫入手,以扶医助教、改善贫困山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特区·山区心连心”帮扶活动,拉开了对口帮扶工作序幕。

“以前贵州的孩子们上学要跋山涉水,山路不好走,教室没有窗户,下雨风吹进来,桌子也没有,条件真的是相当艰苦。”大学毕业后扎根黔南34年、几下基层、转战多个岗位的黎艳萍说起从前的穷和苦,百般滋味在心头。

“现在,黔南州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黎艳萍的语气中充满自信和自豪。

此言不虚。采访组一路走来,所见所闻,也是当地人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一栋栋漂亮的校舍,一个个标准化的运动场,以及蓬勃向上的教育事业。

据统计,17年来,深圳市累计投入黔南州扶持教育事业的资金达6503万元,先后新建、改建“希望学校”131所,职业中学1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阶梯教室1个,新增校舍面积10万多平方米,让5万多名学生实现了就近入学。

“让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看病,不让老乡们因病致贫返贫,深圳的医疗扶贫抓得好。”黎艳萍说,“黔南州唯一一家三甲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也是深圳帮扶建设的,现在黔南州老百姓大病基本不用出州了。”

黎艳萍算了一笔账:17年来,在扶持医疗卫生方面,深圳先后投入资金3613万元,援建州、县(市)医院5所,乡(镇)、村级卫生院(所)65个,为全州医疗条件最差的28个乡(镇)、63个村的67万多人民群众解决了就医难。

黎艳萍说,17年来,深圳帮扶黔南州新建、改造乡村公路800多公里,村寨道路硬化两万多平方米,新建输水管道140余公里,新建、完善基本农田设施配套建设2万多亩,解决了6万多人饮水困难,易地和就地移民搬迁了 644户,危房改造371户3万多平方米。通水通电,路修好了,与外面世界联系更紧密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17载对口帮扶结下长久情谊

“1996年以来,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心系黔南,累计捐助资金约2.8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逾千项。”黎艳萍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在扶持黔南优势产业方面,深圳市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投入资金,帮助贵州信邦公司改善生产发展条件,使企业成为黔南首家上市公司。2011年,罗湖区又与黔南州长顺县签订了“东西协作”产业化扶贫开发示范建设项目,助推产业化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17年对口帮扶经验,黎艳萍坦言,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深圳的对口帮扶和培训指导,黔南州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变了,从过去“没有经营头脑、没有市场意识”,到今天充满信心,主动走向市场,把黔南州的刺梨等优质原生态农产品推向市场,“因为我们知道,不走市场化道路,再好的宝贝也只能躺在家里睡大觉。”

十七载对口帮扶,十七载春华秋实。

2013年,新一轮对口帮扶开始,广州接过了深圳的接力棒。

“虽然深圳不再对口帮扶黔南州,但山再高,海再深,黔深情谊永远不能断,也是割不断的。”黎艳萍深情地说,17年的帮扶,深圳始终把黔南各族人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关爱,找到脱贫致富切入点,帮扶实实在在,帮扶卓有成效。目前,全州贫困人口45.29万,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加快了黔南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进程。

加快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年底前将到深圳推介农产品,让深圳居民也能共享帮扶成果。”说到黔深情谊,黎艳萍说,现在进入脱贫攻坚决战阶段,对口帮扶思路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要通过做项目找合作点,找共同的赢利点,让黔南州优质、特色、原生态农产品进超市、进小区,摆上深圳人的餐桌。

谈起黔深间下一步的合作,黎艳萍表示,将发扬“大射电”创新精神,充分借助深圳市在信息产业、经济金融、对外开放、创新驱动、先行先试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六大战略行动”和生态环境等“六大提升工程”,在资源开发、共建园区、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化合作,更加精准地推动脱贫攻坚。

“深圳帮我们把基础打牢了,我们现在就要奋力赶超,敢想敢干。”黎艳萍说,要“抢晴天、战雨天、斗夜天”,在兄弟省、市帮扶下,全州人民共同努力,加快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见习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吕延涛 肖意 张雪松 林洲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