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浪费了粮食,也透支了“吃播”的未来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08-12 23:54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粮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但也有网友和媒体发现,在几个年轻人最喜爱的视频平台上,一些以美食家或大胃王为标签的网红,镜头前暴饮暴食,博人眼球,镜头外却经常使用催吐或者剪辑手法,将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造成了大量浪费。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中餐”可以说是能在世界通行的文化名片。“吃播”火起来,也是因为全国各地,好吃的太多。年轻人爱看“吃播”,一方面是因为“人多吃饭香”,主播狼吞虎咽,也能激发食欲,看着很“下饭”;另一方面,美食主播也为人们带来了美食相关的资讯。一些“吃播”甚至有了国际影响力,不少老外追着中国美食网红看,还催着要字幕,想看看正宗中餐究竟是啥样。

但渐渐地,有的“吃播”就变了味。一些主播创作能力枯竭,便开始用猎奇的吃饭方式和食物当卖点。有人要“挑战”一口气吃完或喝下常人难以咽下的食品、饮料,有人常年在镜头前吞下巨量的食物,还承诺点赞、关注的观众越多,就还要加量,还有人吃的东西脱离了“美食”的范畴,甚至以吃“怪东西”为卖点。

不少粉丝开始厌恶这种低俗“吃播”。但这种夸张的视频,确实容易挑起一些网友的好奇心,获得更高点击量。尤其未成年人心智还未成熟,容易被这种低级趣味的视频吸引。虽说看看“吃播”,多数人并不会去模仿暴饮暴食、浪费食物,但研究也早已表明,媒介对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视频看多了,实在不利于勤俭节约价值观的教育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另外,某些“吃播”欺骗观众,假吃真浪费,任凭其发展,会破坏网络创作大环境。

走低俗路线,是在透支“吃播”这种视频类型的未来。低俗惹人厌,观众很快就流失了,另一方面,“吃播”不控制进食的话,也非常容易“伤身”。现在,因暴饮暴食导致脏器破裂或器官衰竭的急救病例不少,“吃饭撑死”真不是开玩笑。而且,美食大多会有高油、高盐、高糖的特征,经常吃、吃得多,“三高”等慢性病很快就会找上门。当然,“假吃”的“吃播”,知道这些道理,所以才会催吐、剪辑——但如此浪费,何苦来哉?

所以,不论从内容制作的专业角度,还是从个人健康生活的管理上看,倡导理性饮食、科学配餐的创作价值取向,才是“吃播”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当下,中央再提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推广一种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得营养一点、种类丰富一点、总量控制一点,才是趋势。俗话说“食多无滋味”,天天大鱼大肉吃美食,吃的人腻,看得人也腻。美食博主要在“食”的多样、科学、健康上做精细文章,选题并不会少。优秀的“吃播”要能从同质化创作中走出来,把竞争压力转化成生产高质量视频内容的动力。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更凸显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科学发现,肥胖者患新冠肺炎可能性更高,患其他疾病的风险也更高。而且,自然界中许多病毒也是通过“瞎吃”传染给人类的。未来,食品工业、餐饮行业,必然都会更重视营养科学,推出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新产品、新菜单。近年来,“0卡”“无糖”概念很热门,拥有更健康配方的饮料、零食,在市场上开疆扩土,反映出行业大趋势。产业化“吃播”,背后当然要有食品、餐饮产业链支撑。谁能把握住市场和受众的心理,宣传节约粮食的正确价值,反对浪费食物的错误行为,倡导理性饮食、科学配餐的餐饮理念,谁才能更快地成为观众和广告商都爱的“大咖”。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