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钢琴艺术“本真”教学论坛举行,70多台古董钢琴持续展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2023-06-14 17:17
摘要

本真曾被翻译为历史知情表演,始于浪漫主义结束、现代主义兴起的十九世纪末,对技术和精准遵循作曲家本意和作品原貌的追求曾成为演奏界主流意识形态。

本真(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曾被翻译为“历史知情表演”, 始于浪漫主义结束、现代主义兴起的十九世纪末,对技术和精准遵循“作曲家本意”和“作品原貌”的追求曾成为演奏界主流意识形态。

因为钢琴的诞生和发展,音乐的创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为世人留下无数伟大不朽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是几乎所有钢琴音乐会和学习的曲目。

6月13日,2023年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配套活动——钢琴艺术“本真”教学论坛,在深圳龙华国际钢琴博物馆(筹办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和资助,深圳市雅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香港钢琴音乐协会、澳门钢琴协会、国际钢琴艺术馆筹办中心协办。

本次论坛分为两场举行,第1场主题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古典时期」作品,第2场主题是19世纪「浪漫时期」作品。主办方邀请了国内音乐学院钢琴教授、资深钢琴教育家和深圳本地钢琴师生进行深层教学经验交流,出席的论坛嘉宾包括: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教育家、国际评委、香港钢琴音乐协会主席、澳门钢琴协会主席蔡崇力,意大利著名钢琴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Edoardo Turbil 爱德华多·图比尔,古典音乐研究学者、深圳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艺术学部教授陈敏,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现代钢琴与早期钢琴演奏家王子珺、历史古董钢琴收藏家许经燕和深圳本地优秀钢琴教师倪旻、许艺锋和主持人毛娅。

论坛嘉宾各自发表和阐述了不同时期作曲家相关作品在当时的钢琴上创作的特性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早期历史钢琴的演示,和现代钢琴进行对比、探索、研究以及学习钢琴艺术本真,分享在演奏和教学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参与者均大开眼界获益良多。

本次论坛用来演示的早期钢琴涵盖了整个十九世纪,包括:1786布罗德伍德、1801埃拉德·弗雷斯、1810布罗德伍德、1812克莱门蒂、1815威廉.罗尔夫、1825马蒂耶斯.杰克斯奇、1840罗伯特.温拿、1862贝希斯坦、1868埃拉德、1872施坦威、1873施坦威、1881布罗德伍德、1890查克林。

主办方表示,以后将继续充分运用数百架早期历史钢琴收藏,通过精心修复还原,举办更多的类似活动,让更多音乐爱好者、钢琴老师和学生受益,领略古典音乐的本真,从而提升本地钢琴教育国际化水平,为深圳钢琴之城建设和城区文化建设助力。

为配合本次“穿越时光•见学钢琴本真”的活动主题,主办方特别挑选了70多台许经燕收藏的19世纪早期历史古董钢琴,包括三角钢琴、翼型钢琴、高柜式钢琴、天型琴、立式钢琴等。不少名琴也在本次活动展出,包括陪伴古典音乐奠基人海顿度过生命中最后九个春秋的1801年“埃拉德”三角钢琴;“钢琴之王”李斯特意大利巡演专属练习用琴——1854年贝森朵夫三角钢琴;只有少数博物馆才有的古钢琴之父克莱门蒂制造的三角钢琴、方型钢琴和高柜式钢琴;几乎绝迹于世的18世纪钢琴“十二使徒”制造的1776年朗文与布罗德瑞以及1785年克里斯拖弗·甘纳方型钢琴;著名钢琴王国创始人布罗德伍德传记中记载的1810年三角钢琴(贝多芬同款)和他私人收藏的1782年“克兰·汉考克”翼型钢琴;来自英国爱德华一世修建的喀那芬城堡的1828年“施莱普”天琴型钢琴;收藏于比利时钢琴博物馆同款的1834年“帕普”方型琴;世界女首富汉娜·德·罗斯柴尔德定制的1868年“埃拉德”三角钢琴等。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5日,每天早上10:00至下午18:30向公众免费开放,欢迎参观。地点:国际钢琴博物馆筹办中心一楼展厅,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浪奔路石凹第二工业区1栋。

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文博会钢琴艺术“本真”教学论坛圆满举行》)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董晓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