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投研大咖共聚,纵论投资之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3-06-12 16:09

医疗器械创新如何与资本共振?6月9日,以“拥抱创新、产融结合”为主题的医疗器械投资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超百位深耕医疗器械赛道的投资机构、产研机构、创新企业等大咖齐聚,深入探讨医疗器械技术前沿和产业趋势,共谋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路径,共同推动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深圳国创致远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徽商银行深圳分行协办。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医疗器械产业处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最前沿。高性能医疗器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也是资本持续关注和青睐的方向,而创新将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下一阶段最主要的发展动力,资本将为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0年4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组建落地深圳,围绕创新设立技术创新研究院,组建了近200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围绕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等前沿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医疗器械“卡脖子”难题。在运营层面构建了垂直创新生态体系,就包括了“国创致远”这一唯一资本运作平台,孵化、投资了一批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初创企业成长。

医疗器械成为深圳优势产业的背后是起步早、基础好,未来如何抢抓机遇?深圳市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处处长张先觉介绍,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深圳正是因为聚集了在座的众多充满活力的优质医疗器械企业和专业化投资机构,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实现更高发展目标的历史使命,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大有可为。

论坛现场,各位嘉宾分享的主题演讲也为现场来宾带去了思考与启发。科研与产业化之路方面,有深圳大学副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学记分享的《智能可穿戴传感研究及产业化之路》。政策、经济研究与制度发展方面,既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疗器械首席研究员李丹荣带来的《医疗器械政策与产业经济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也有深交所市场发展部副总监兰邦华为我们讲解《全面注册制改革与医疗器械企业上市关注要点》。资本市场投资与产业研究方面,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与我们分享了《寻找医疗产业下一个增长机会》,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让我们看到了医疗器械产业未来的《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蛋壳研究院院长姜天骄借助“花园种花”网络热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全貌,带来《医疗器械产业:种“自主创新”的种子,开“大国重器”的花》。

在主题演讲后,圆桌论坛环节掀起又一轮高潮,来自企业、科研、资本的6位专家聚焦“越过万亿门槛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新机遇与新逻辑”,发表真知灼见,对行业发展趋势、投资逻辑、创业感悟等问题进行了多轮思想碰撞。

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论坛现场还在医学影像、微创诊疗、心血管植介入、脑科学四大领域,分别带来了逸超医疗、科思明德、佰特微医疗、微灵医疗四个优秀的项目路演,搭建起企业与资本的交流平台,促进项目合作、成果转化落地,助力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产投研大咖共聚,纵论投资之道》)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董晓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