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催生怎样的蝶变?
本届文博会将满足你关于这方面的全部想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内,有一个造型非常具有科幻气息的展区,那就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的数字中国展区。
在那里,首先将由文博会虚拟人“小水滴”打开文化数字化大门,呈现一场裸眼立体秀;你还可以借助AI技术,通过寥寥几笔,创作出精美的国风山水画作;在小型的数字剧场,还能看到深圳的优秀舞剧《咏春》和《深AI你》,通过沉浸式多媒体的方式再造一场唯美的舞蹈盛宴……文化数字化将给你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
数字中国展区以“数字中国,文化创新”——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为主题,在1517平方米的区域内,搭建开启文化数字化大门、数字文化传承、数字文化创新、数字文明时代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充分体现文化融合、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
本届文博会的一大突出亮点就是聚焦数字化,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展会数字化建设。它将是一场推进文化数字化的盛会。
事实上,一部文化发展史,本就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的历史。从“铅与火”助力图书、报刊蓬勃发展,到“光与电”催生广播、电视等行业,再到“数与网”带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技术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些年来,我国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到文化领域,文化数字化的理念、技术、实践都取得了全面进展。今天,借助数字技术,海量文化资源上“线”入“云”,让精彩文化生活“一键直达”“触手可及”;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一次次打破了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想象边界。随着5G+8K、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新兴业态不断催生,数字文化资源规模化、集成化进程提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文化数字化也日益成为国家战略。
从2020年“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到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再到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去年印发的该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对较早就提出“文化立市”的深圳来说,对以高科技发达而著称的深圳来说,对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的深圳来说,对“设计之都”、创意之城深圳来说,发展更为前沿的数字文化产业,更是历史赋予的一项天然使命。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就提出,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高新技术发达、产业资本活跃等优势,在全国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采取多方面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根据深圳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深圳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34%,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名、广东省第一名。
据统计,目前全市数字创意企业超过1万家,动漫游戏营收规模约占全国一半,游戏市场收入占全球的10%以上,数字出版营收进入千亿元量级,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行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超过25%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而这些,自然离不开文博会提供的巨大推力。近年来,“融合”与“创新”成为文博会的关键词,“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新模式纷纷亮相,充分彰显文博会作为产业发展风向标的引领功能。
仅以去年举行的第十八届文博会为例。它通过加强“面”上拓展,设置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加强“线”上延伸,搭建线下与线上“双线”展示与交易平台;加强“点”上创新,各展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参展观展新体验等,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本届文博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数字化更进一步,而且,随着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和文化消费进入新阶段,本届文博会为各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度交流互动的机会,有望带来一场文化数字化的头脑风暴。
未来,深圳将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着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充分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推动深圳成为创新创意引领潮流、文化科技特色鲜明、文化形象开放时尚、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到2025年,深圳将率先健全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和文旅市场体系,文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科技、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时尚文化等新型业态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超过60%,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年度总收入进一步提升,争取进入全球文旅产业发达城市行列。
文化兴则国家兴、城市兴。未来,文化产业与数字及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带来的效果是颠覆性的。打造更加强健的数字文化,不断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文博会未来可期,文化数字化未来可期。
编辑 陈晓玲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8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雾天马尔贝拉风景
00:27
葫芦丝演奏一由红山老协葫芦丝队演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