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经典青春音乐剧《名扬四海》中文版将登陆深圳

读特记者 孟迷 文/图
2017-10-10 12:52
摘要

2018年1月3-4日晚,由聚橙网主办、北京中鱼文化独家引进版权的美国百老汇励志青春音乐剧《名扬四海(Fame)》中文版将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上演。近日该剧已全面开票。

许多人都想一夜成名,但每个人都在为名扬四海付出代价。

2018年1月3-4日晚,由聚橙网主办、北京中鱼文化独家引进版权的美国百老汇励志青春音乐剧《名扬四海(Fame)》中文版将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上演。近日该剧已全面开票。

美式青春史诗讲述追梦故事

《名扬四海》讲述了一群个性迥异的年轻人,怀揣着对于艺术炙热的激情,经过层层角逐终于得以进入梦寐以求的艺术名校。他们感到无比自豪,对似锦前程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自信凭借出众的天赋能够一夜成名。然而,通向艺术人生的道路上却有着超乎他们想象的坎坷,他们经历了困惑与迷失、矛盾与挣扎,他们追寻、奋斗、成长……

《名扬四海》最早是1980年的一部电影,随后电视剧版脱胎换骨,成为独一无二的“美国式青春史诗”,最终以音乐剧享誉国际,自上演以来被两代人追随膜拜了近30年。

该剧曾荣获过无数赞誉,包括2项奥斯卡奖、4项金球奖、9项艾美奖以及2项奥利弗奖提名。现今年轻观众所熟悉的嘻哈、说唱、街舞等潮流元素,最早也是因这部剧被推向世界。

《名扬四海》最初起源于大卫•迪•施华 (David De Silva) 的一个构想——要为年轻有才华的都市年轻人发出他们的青春宣言。故事以纽约的菲奥雷洛•亨利•拉瓜迪亚表演艺术高中为背景,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资助的艺术类院校,该校学生都经过千挑万选,完全只看艺术天赋,与家庭、民族、种族毫无关系。

这个独特的阶级和种族融合的理想,激发了大卫•迪•施华的创作灵感。“我一直以来都坚信,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有机会能够走出你自己成长的小圈子,去一个专业学校学习一门你所擅长的东西,能够为你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卫•迪•施华将他的想法纪录下来,最终成就了这部独特的现代美国经典《名扬四海》。

中文版“本土化”再现经典之光

音乐剧版《名扬四海》则于198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椰子园剧场举行首演,大获成功以来已在全世界25个国家制作演出。

2008年,中央戏剧学院制作了中文版《名扬四海》,首演之际座无虚席甚至有观众站立观剧,中戏的编排及演出也吸引了英国BBC的全程跟拍采访,并制作了备受好评的纪录片《Fame in China星梦中国》。

本次中文版,中鱼文化的主创团队在尽可能保留原作魅力的基础上,从国内受众的角度出发,将剧中故事完全中国化,融入时事新闻、身边事物、网络段子等元素,力求剧情和观众零距离,打造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中文版百老汇经典音乐剧。

据悉,主创团队成员均是来自中、美、英等国家的优秀艺术家,每位均参与过至少两部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中文版或原版的全程制作,其中不乏多位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人以及原“开心麻花”的多位成员。

除深圳外,《名扬四海》中文版还将在陆续上海、武汉、广州、北京等地上演,以饱满的青春势能掀起一场音乐剧风潮。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孟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