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50位“盾构工匠”名单正式公布时,中建四局土木公司李冬赫然在榜。从项目普通技术员到潜心于大国重器,李冬经历了怎样的付出与蝶变。近日,记者走近了李冬。
与盾构结缘 梦开始的地方
2016年修建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时,李冬与盾构结缘,他带领项目一班子人深入研究盾构机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他带着笔记本、录音笔,去厂家“取经”学习,当盾构机推进了100环的时候,“四局一号”就全权交给这个年轻的团队,他首次变成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路先锋”。
面对复杂地质环境,李冬带领团队在一次次失败中探索钻研。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盾构施工期间,盾构机从深大南站出发中途要穿越众多锚索,施工难度数倍增加。
李冬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成员,坚守施工一线,对地表建筑物不定时进行监测,最终,盾构机顺利实现穿越,未对地表环境及建筑物产生任何影响。他以自身的微薄之力,为地下盾构机的掘进破除万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断为湾区人民建造福祉,持续拓展幸福空间,用工匠精神不断改善特区人民的生活。
掘进7000余米 梦想紧握在手上
李冬带领着这个“萌新”盾构团队在漫长时间里不断沉淀力量,逐渐掌握了盾构施工的核心技术,使得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项目全线贯通。项目获得“深圳市2017年度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2018年度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并申报了广东省优质结构奖。他不断擦亮国企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
李冬带领盾构团队从深圳地铁辗转到佛山地铁,高效保质地完成了一个个始发节点,带着四局的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穿行掘进总长度达7400米。
面对严酷的施工环境,李冬始终坚守着,紧紧带领着这个年轻的团队沿着四局盾构之路坚定前进,他积蓄中建蓝色力量,顺利打通四站三区间地下民生动脉,持续完善佛山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为早日实现广佛同城目标不懈努力。
大国工匠盾构先锋 梦想终究会抵达
李冬在工作中专注学术研究,关于“小净距重叠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的论文,荣获2017年度中建四局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关于“复杂地质条件地铁盾构始发掘进及接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四局科学技术二等奖。对盾构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为行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李冬带领团队大胆开拓创新,成立了李冬创新工作室。他们研发“暗挖地铁隧道横洞进入正线施工工法”“盾构隧道延长钢环始发施工工法”“超小净距重叠隧道线上后下施工工法”“小净距重叠隧道施工影响及控制变形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深入研究,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国家轨道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交通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 凭着专注和坚守,李冬代表着一群坚守着城市地下空间的“潜行者”,李冬们的青春跳动在城市的脉搏里,数年默默无闻又初心不泯,以智慧和匠心筑造着精品工程。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